第45章(1 / 2)

“苏大人正事要紧,我就是来瞧瞧你,好几日没去看医书,不知在忙什么?”

苏沁招呼施停月落座,命下人上了茶水点心:“明日除夕,家中事多,府中没有主事人,我只能打肿脸充胖子,勉为其难管一管,实在抽不开身去你家。”

“对了,贺兰辞老先生那,我父亲说待年后去登门拜年,再同他说道说道,你先别着急此事。”

施停月端起青瓷茶碗,茶香氤氲,香气扑鼻,她揭盖品了一口:“不急的,光家中医书都够我啃许久,我正好趁这段时间多涨涨知识,不能让贺兰先生收个草包徒弟。”

苏沁被她这话逗笑了,正打算留她在家中吃午膳,却见父亲的贴身亲随急匆匆小跑而来。

这亲随一般伴在苏广儒左右,非紧要之事不会离身。

因此苏沁见了他,立刻神色大变,一双娥眉紧蹙,焦急问道:“出了何事?”

亲随喘着大气:“回姑娘,大人遇着急事,午膳不能回来用了,还有晚膳……大人说,明日除夕恐怕也不能回,要姑娘顾好自己,顾好家里。”

连除夕都不能回到家中,必是有天大的事,施停月和苏沁皆目露疑惑。

苏沁问:“父亲身在何处?”

“大人正往宫里去了。”

苏沁明白和皇宫扯上的事都不是儿戏:“你可知出了何事?”

那亲随有些吞吐地瞥了一眼施停月后,很快低下头,支支吾吾回道:“听说是……太子殿下……遇刺”

第58章

如晴空惊雷,震得施停月瞬时失去知觉,仿佛天昏地暗间摸黑前行,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出路。她面容苍白无色,眼眸中像露珠般的光泽一点点消失,逐渐被一片沉郁笼罩。

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艰难从唇间挤出几个字,向亲随问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沈青砚是太子,行刺太子是何罪名,天下谁人敢这样做。

她难以置信,偏偏有人就敢。

苏沁害怕她急火攻心,连连安慰:“你先别急,事情还不一定的。”

苏沁也将话头问向亲随:“你从何处听来的消息?”

亲随是跟着苏广儒见过风浪的人,没有根据的事情自然不会胡说。他身子伏在地上,答:“回郡主和姑娘,是宫里传来的,整个大理寺都知道,几位大人皆入宫去了。”

既是大理寺都知道,必是真的无疑。

施停月顾不得再与苏沁闲话,立即告辞,火急火燎地动身往皇宫去,她要去弄清来龙去脉。

一路上京城的街巷热闹繁华,百姓家张灯结彩,孩童在街头无忧无虑地嬉戏,似乎人人都在盼着明日的除夕,盼望着过年的喜悦。

原本她心中也藏着这份喜悦,尤其是此前沈青砚来书信说尽量在除夕前赶回京城,她亦盼了许久。现在这份期望落空,换来的是无比的担忧,年与不年,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宫墙依旧庄严肃穆,明黄的琉璃瓦上依旧覆着薄薄的积雪,在日光照射下泛着微微熔金色。

宫人们一个个步履匆匆,从她身边擦肩而过。脚步纷乱不已,确实不如往日那样井然有序。

直奔凤仪宫而去,一进门便见皇后与淑妃相对而坐,而一向端庄持重的皇后正在悄悄拭泪。

看样子是真的了。

一见施停月,淑妃便自觉地从位置上退下来,静静站在皇后下首,不语,目光却凝视施停月。

“见过皇后娘娘,见过淑妃娘娘。”她依礼给两位长辈请安。

皇后垂下凤目:“好孩子快起来。你匆忙入宫……”

皇后话未说完,施停月就抢先问道:“我听说太子殿下遇刺,娘娘可有殿下的消息?”

沈青砚身为储君,如有任何变故都应该第一时间通知宫里,这是大靖的规矩。

皇后叹着气:“听说是从秦州回京的路上出了事,人受了伤,昏迷不醒,陛下已派人前去接应。”

他果然没有食言,只是没想到在赶着回京时被人暗算。

“现在人在何处?”她着急问道。

皇后的声音失了中气,虚弱而无力:“正在秦州边界的永复镇医治。”

她当机立断,不带丝毫犹豫:“我去找他。”

皇后和淑妃都吃了一惊,二人齐齐望着她。

皇后讶然:“停月,永复镇暗藏杀机,你一个女子……我不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