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2)
姜南西说:“说,但朋友也忙啊。”
夜幕低垂,宁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意味不明地勾了勾唇。
姜南西反问:“你呢,不开心的时候干什么?”
“我啊。”面对这个问题,宁朝微微仰起头,迎着灯光想了一会儿,“分阶段吧,念书的时候骑自行车去天安门看升旗,看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心里就慢慢没那么烦闷了,后来创业,心情不好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就去登山,滑雪,或者高空跳伞。”
姜南西问:“那现在呢?”
宁朝说:“现在的话,半夜去没人的路上骑摩托,吹风。”
轻描淡写的都是她不敢尝试的极限运动,姜南西心里既羡慕又敬佩,不由感叹道:“原来你不仅是资本家,还是天生的冒险家。”
这个评价在宁朝听来倒更像是嘲讽,他挑眉:“那我还读毛选呢,是坚定的无产阶级。”
闻言,姜南西诧异,用目光将他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一番,眼神里写满了质疑。
“千真万确。”宁朝神色一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笃定,“因为老爷子喜欢,我们家三兄妹受他影响,打小每人床头都放着一整套的毛选,现在有时候还会拿出来翻翻,而且我大哥叫宁原驰,我二姐叫宁天骄,我叫宁朝,都是取自毛主席的诗。”
姜南西很快说:“沁园春雪。”
宁朝嗯了声,怕她不信又继续说:“要不要我现在回去给你拿户口本?”
知道他真干的出来,姜南西立刻摆手,她笑着闭了闭眼,十足的投降姿态:“我信你。”说完,她就起身走开收拾东西去了。
人影牵动灯光的涟漪,姜南西纤长的身影拂过小院的角落。
宁朝依旧蹲在原地,陪着吃饱喝足的小狗玩闹,初夏的风里,他眉梢微扬,散漫而又颇有自信地说了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声音很小,只有他和小狗能听见。
可惜小狗不懂他的自言自语,歪着脑袋朝他打了个喷嚏,惊得海棠树上打盹的麻雀扑棱棱飞了起来。
.
喂完小狗之后,宁朝开车送姜南西回家。
到地方,姜南西道谢下车,关上车门没走出两步,宁朝忽然喊了她一声:“姜橙子。”
姜南西回头:“啊?”
车里,宁朝身体微微探过来,看着她的眼睛问:“明天你打算去哪?”
姜南西想了想:“去国博。”
国博最近有个德化白瓷展,鬼斧神工般的工艺惊艳了不少游客,过几天就要闭展,她打算去赶个末班车。
宁朝道:“一起吧。”
姜南西顿了下:“但你现在还能预约上吗?”像国博这种必打卡的热门景点,一般要提前好几天预约参观门票。
宁朝没答,转而笑着说:“明天见。”
黑色奥迪滑进夜晚繁忙的广顺北大街,似是一滴墨融入流动的河,辅路上的老槐树枝桠静静垂落,无声凝视着这片永不落幕的喧嚣。
姜南西慢慢走到小区门口,突然停在原地,望着奥迪远去的方向很轻地“啧”了声。
这人到底为什么这么喜欢说明天见?
晚上,姜南西仍然雷打不动的失眠,只能躺在床上继续刷各种app,翻阅大家的朋友圈。
大多是旅游polg,活动宣传,或是人生重大节点的纪念。
看过太多的同质化内容后,感知能力开始下降,最初的喜悦和祝福变得索然无味,惊喜的眸光最终只能化作瞳孔上透明的茧,不得不承认,人类就是这样刻薄的生物,需要不定期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唤醒最原始最隐秘的悸动。
她不禁想到今天遇到的那位樊老师,不知道当初的她会不会和现在的自己一样,在生活的迷雾中徘徊不定,不得不在原地踏步。
想完,姜南西便自嘲地笑了笑,像樊老师那样出类拔萃的人,怎么会放任自己停摆,她敢于打破困局,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勇气,所以才活得这么恣意潇洒。
能遇到樊老师,不失为一种幸运。
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宁朝。
宁朝啊,目前看来,是个还不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