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2)

朱砂随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地上的这四个痕迹分列四方,彼此间距一致。

确实像是一把方凳,尤其像是庖屋的方凳。

朱砂:“你是怀疑科举鬼附身他人,打晕崔邡后,将他吊在此处。但此鬼的本意,只是为了教训崔邡,而非杀死他?”

对视间,罗刹坚定开口:“我相信两位阿叔所说,科举鬼没有害人之心。”

贡院中所有伤人的怪事,皆非科举鬼所为。

崔邡之死,定有内情。

朱砂环顾四下,虽觉罗刹有些感情用事,但仍提议道:“那我们找找消失的方凳?”

“好。”

两人沿着湖边来回翻找,还真让罗刹在一处杂草丛生的水沟旁,找到一把方凳。

一把凳子腿上沾着泥的方凳。

罗刹揉开泥土,细细闻了闻:“和古槐那边的泥土一个味道。”

踌躇许久,朱砂平静地说出自己的猜测:“二郎,或许是科举鬼丢的。”

罗刹轻轻摇头:“若真是科举鬼所为,他无需多此一举,将方凳丢在此处。”

再者,科举鬼所留之诗,满含对恶人的嘲讽之意。

魑魅喜人过。

若真是科举鬼杀了崔邡,他与他口中厌恶的魑魅魍魉之辈,有何不同?

他又何必特意写下这一句?

朱砂正欲说话,远处出现皇甫睦与一队官差的身影。

晃眼间,皇甫睦走来:“寻二位许久了。我已取来墨卷,二位随我去书房比对字迹吧。”

罗刹指着方凳想说话,被朱砂一把牵走。

路上,皇甫睦问起两人今日的行踪:“我听夫子说,二位今日又去找了十二位解元?”

朱砂轻笑道:“是。久不见皇甫侍郎回来,我俩便找他们闲聊几句。此案的赏金多,就算再无事可做,也得找些事做,万不能辜负圣人对我们的器重。你说对不对,皇甫侍郎?”

皇甫睦心下了然:“是这个道理。”

书房中,整整三大箱墨卷。

三人各怀心思,各拉了一把八仙椅,慢慢查看。

看至子时,方看完一箱。

皇甫睦出言催促两人回房:“二位是查案的特使,不可太过操劳。不如这样,我明日找几位夫子一起查看。若找到此人,再告知二位?”

朱砂哈欠连天,依然一脸正色,摆手婉拒:“不可不可。皇甫侍郎为解元宴奔波多日,未得安寝,此等小事,我们怎好劳烦你?二郎,打起精神,好好看。”

毫无睡意,一直不停忙碌的罗刹没好气道:“知道了。”

左右二人。

一个假装在看,实则在假寐。

一个假装在忙,实则在偷懒。

只有他,老老实实看了大半箱枯燥乏味的墨卷。

还要耐着性子听左右二人时不时打官腔,说些各怀鬼胎的场面话。

子时末,翻翻找找的皇甫睦找出一份墨卷,欣喜喊道:“就是他!”

罗刹接过一看,浓烈的墨香扑鼻而来。

为了彻底推给恶鬼,皇甫睦及他背后的一群人,连二十八年前的考卷,竟也能立马仿写一份。

朱砂看罗刹蹙眉凝神,急迫地凑到他身边:“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们找到这个恶鬼了!二郎,你快看看,他是何人?”

罗刹指指一旁的小字:“是一个叫梅棠的举子。”

一说梅棠,皇甫睦惊呼:“我认识此人。是一个武州籍的举子,为人自负自傲,时常与人起争执。我与他同一年参加春闱,他落榜后,频频大闹礼部,鸣冤告状,说有人换了他的文章。听闻此人回家时,路过宣州,被劫财的流匪杀害。”

朱砂恍然大悟:“此鬼,果然如我们所猜啊。”

对面二人在烛光下,拿着墨卷仔细比对。

堵在心中的石头落地,皇甫睦如释重负,小心问道:“二位,可是要细查宣州籍解元?我听说,人死后,鬼魂困于死亡之地,直到等来夺身的替死鬼。余子固与方弘信两位解元,一位出自宣州,一位曾途径宣州。我害怕……”

一张考卷,一个不存在的恶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