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2)

管事:“回道长,小人不敢撒谎。此事,府中不少人可为小人作证。”

罗刹:“金刺史是何人?”

朱邪孝义正要张嘴,萧律已沉声道:“灵州刺史金葶,年五十六。十年前,他自晋州别驾迁灵州刺史。不过在三十年前,他曾是先太子的心腹,官至中书侍郎。后因直言触忤先太子,遭贬谪潮州,任司录参军。”

“潮州?”

罗刹久久喃喃这个地名:“我好像在哪里听过潮州……”

男子因苦思冥想,眉头紧锁。

朱砂伸出手,戳了戳眉心凸起的皮肉:“傻鬼,段楼玉便是潮州人士。”

“对,段楼玉死后,葬于故里潮州,霜月雷归段氏祠堂!”

【作者有话说】

祝各位看文的宝宝,节日快乐~

第62章 琵琶鬼(六)

◎“为什么?”◎

几人左一句金葶,又一句霜月雷。

任朱邪孝义再茫然再懵懂,也听出几人话里有话:“金刺史与阿兄之死有关?”

无人理他。

抑或,他们也不知。

罗刹:“此人似乎与魏王那位故交并不相符?”

萧律:“不,他们其实极为相符。”

“为何?”

“他与我一样,有两个姓名。若真论起来,我该称呼他为外从舅。”

金葶的另一个名字,王修玉。

出自先帝一朝,权势最盛的太原王氏。

只不过,此名既是荣耀,亦是耻辱。

萧律:“金葶生父是纪国公的嫡长子,生母是一个丫鬟……”

一个国公府的世家公子,与一个丫鬟私奔,甚至生下孩子。

纪国公为了遮掩这桩丑事,派人追杀丫鬟。

最后,丫鬟死,公子活。

而两人的孩子,一出生便被纪国公送走。

二十余年后,公子奄奄一息。

临终前,他一再恳求父亲纪国公,照拂自己流落在外的孩子。

这个孩子,便是金葶。

纪国公怜长子孤苦半生,最终选择认回金葶,改名王修玉。

之后,金葶得纪国公府襄助,一朝状元及第。

更是年纪轻轻,官至中书侍郎。

萧律:“只是,仅仅过了几年,金葶无意间知晓生母并非死于难产,便与纪国公府彻底断绝关系。自此,世人只知金葶,无人知王修玉。”

今日为了查案,妄议太原王氏族中辛秘。

萧律一口气说完,面容诚恳,拱手拜托道:“此事,请诸位勿要外传。”

朱邪孝义首先抱拳应好,其余人默不作声。

“走吧,让我们去会会这位金刺史。”

今日赴宴所有的宾客,本来全部挤在前院。

朱邪屠担心金葶旧疾复发,亲自将他引至厢房。

一行人推门进去时,金葶正与手下别驾讨论灵州大雪一事:“鸣沙县县丞前日来信,言大雪封山,冻骨遍野。你今日便领州仓两成,前去鸣沙县。切记,赈济当以老弱为先。”

“喏。”

面对突然出现在房中的几人。

他面色如常,挥手让别驾离开:“快走吧。百姓的安危,万不能耽误。”

门开门关。

别驾离开,朱邪屠闻讯赶来。

“为什么?”

从小儿子口中得知真相后,朱邪屠一路憋着一股怒气赶来。

可直至看到金葶,他依旧不敢相信,这位和眉善目的好友,竟然是杀死大儿子的凶手。

或许,还是害他几欲家破人亡的真凶。

金葶起身,随手拿起厢房中的一本书,朗声念起来:“大恩未报,刻刻于怀;纵有经天纬地之才,终难自安。朱邪都督,你可知此句之意?”[1]

朱邪屠少时好骑射不喜读书,他不知此句之意,却听另一人解说过其意。

很巧,此人是魏王。

他曾经的旧主。

朱邪屠一步步走向金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