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1 / 2)
众人掀帘去看,道旁围了一群百姓,对着人群中三个拉扯的男子指指点点。
严客认出其中一人,忙道:“左边那人,便是程不识。”
既是他们要找的人,方絮率先掀帘下马车。
几人走近打听,才知程不识方才见义勇为,当街抓住一个窃盗。
眼下,失主对着程不识拱手作揖,作势还要跪下:“今日若非程兄仗义援手,犬子的这笔救命钱便保不住了。”
程不识一只手抓着窃盗,另一只手赶忙去扶失主:“快起来,快起来。区区小事,无足挂齿。”
周围百姓目睹程不识的义举后,交口称赞他是乌兰县的大英雄。
程不识得了夸,言语间反而更加自谦:“诸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过匹夫本分罢了。”
人群散去,口中全是对程不识的夸赞之语。
严客在旁小声补充:“我在城中打听过,这程不识从前便是行侠仗义之人。当年突厥南下劫掠凉州,凉州军仓促应战,死伤无数。程不识得知凉州告急,连夜招募乌兰县乡勇二十余人,随乌兰军一起驰援前线。听闻后来他死在战场,乌兰县百姓还曾为他刻碑立衣冠冢。”
说话间,程不识从几人身边走过。
一见严客,他笑着走来:“多日未见严道长,不知你去了何处?诶,几位腰间都挂着令牌,难道你们也是太一道的道长?”
面前的男子,神情坦然。
提到太一道时,眼中丝毫没有一丝惧色。
罗刹在程不识身边转了一圈,片刻后对着朱砂轻轻摇了摇头。
方絮有心试探,故意将天师符抖落在地。
程不识眼疾手快,一把抓住符纸,递给方絮:“年关将近,城中窃盗多了不少。道长的这张符纸,瞧着像是天师符,可别弄丢了。”
朱砂好奇道:“你竟知晓天师符?”
太一道的天师符,除了太一道的弟子,便只有皇亲贵胄与朝中权贵才有。
普通百姓虽知晓天师符,但大多从未见过。
程不识点头,与几人说起一段经历:“去年,乌兰县有恶鬼复生,太一道一位道长曾来此捉鬼,我帮他引路驾马车。临走前,他送给我一张天师符。”
方絮反问:“去年?”
闻言,程不识“哎呀”一声。
一拍脑门,赶忙纠正:“错了错了,该是十六年前。”
朱砂:“那你的这张天师符呢?”
程不识目露哀伤:“送人了。那时候城中常有鬼族出没,她的小妹缺魂,夜夜撞鬼,我便把天师符送给了她。”
这个她。
是程不识十五年前的未婚妻。
两人本来约定来年成亲,可惜程不识在那年的冬日死在战场。
死讯传来当日,未婚妻投河自尽。
百姓敬其忠贞,将她的尸身与程不识的一件衣袍合葬。
谁知,造化弄人。
十五年后,程不识平安归家,才知未婚妻已死。
“后日,我与芩娘冥婚,几位道长可去我家吃酒。”说起此事,程不识喜上眉梢,甚至热情邀约他们去他家暂住,“不知几位道长住在何处?我家宅子大,你们若不嫌弃,可随我一起回家。”
方絮应好,指了指不远处的马车:“程君,我们有马车。”
程不识摆摆手:“我还要去取纸扎,几位道长可先行一步。我家的宅子在交路坊,第一家程宅便是。”
众人笑着目送他远去。
朱砂幽幽道:“这人若是鬼,那可真是个实实在在的好鬼。”
没有鬼炁,不俱符纸。
热心助人,有情有义。
据百姓所说,程不识整日扶危济困不得闲。
若是鬼族,难道此鬼专靠做好事修炼?
思及此,朱砂凑到罗刹身边:“鬼族中,有做好事修炼的鬼吗?”
罗刹摸着下巴,认真想了想:“没有。”
方絮朗声招呼几人上车:“走吧,今日先去程家瞧瞧。”
朱砂跟在罗刹身后。
离马车还有五步之时,她牵着罗刹,撒腿就跑。
方絮知她不会跑远,头也不回地坐进马车。
朱砂越跑越冷,索性拽着罗刹去了城外:“你不是闹着要回家吗?”
雪晴天气,百草荒凉。
入目黄土坟丘,纷纷白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