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 / 2)

枯枝迸裂,焰心跃动。

火光照亮两人并肩而坐的身影。

梅钱:“不一定非要用到傀儡术。当年长姐与赤方斗法,赤方屡次不敌。”

“你不必安慰我。”朱砂抱膝坐在地上,头埋在臂弯中,轻声轻语,“当年若非师祖在最后关头清醒片刻,傀儡术一出,今日高坐闿阳宫中的皇帝,只会是赤方。”

梅钱微微叹气:“你的血脉与修为皆在长姐之上,总会有法子的。”

“法子靠你想,我要安寝了”

“好,我来想。”

朱砂翻身欲睡,又想起一事:“对了,你知道玄贰与玄规因何事找二郎吗?”

梅钱抱来枯枝扔进火中:“不知道。”

“你整日跟着我与二郎,难道没听见他们说什么?”

“我又不是顺风耳,你快睡吧。”

第二日出发时,外间风雪渐小。

两人一路,经兰州、渭州、秦州三地。

再翻越陇山入凤翔府,至上元节后的第十日,方风尘仆仆回到长安。

一入城,梅钱便将朱砂赶下马车:“你先回棺材铺等消息,等我去太一道请完罪跪完牌位,你再去见她。”

“行!”

朱砂背上包袱,慢悠悠沿着西市回家。

多月未回长安,市井间又多了三件奇闻轶事。

第一件喜事,出自东宫。

太子妃卢氏上月初诞下一女,圣人大悦,赐名骊珠,册封永康郡主。

骊珠,骊珠。

出自探骊得珠,意为宝珠。

“太子殿下极爱永宁郡主,上疏奏请圣上敕令长安佛寺燃灯五十盏,洗三当日更是下令于东宫大办满月宴。谁知五日前,晋王殿下前脚刚进宫,后脚太子殿下便携太子妃入宫请罪,据称是因宴乐逾制。”

“我听说是凉州出事,祸及东宫……”

皇室辛秘,市井百姓无从得知真假,只好你一言我一语胡乱猜测几句,当做酒桌上的下酒佐菜。

第二件奇事,流传于长安城深巷之间。

据传有仙姝下凡,自称如莲花。每逢月圆之夜,她会择心性澄明之女入梦点化,助其蜕凡登仙。

“短短半年,已有六位女子得如莲花点化,遁入空门,不日升仙。”

有一心向佛的女子,自叹佛缘浅薄。

另有憎厌佛门的女子拍案而起,厉声斥责这如莲花惑乱人心:“若受她点化的女子并非虔心敬佛之人,岂非令她们蹉跎光阴,白白耽误一生?”

霎时间,西市桥畔喧声鼎沸,两拨人就此开始唇枪舌剑地争辩。

第三件义事,颂的是长乐公主李悉昙救兄壮举。

新岁前,长乐公主自灵州返京之后几日,一段血染素衣救兄的故事,随之在坊间传扬开来。

“那贼人暗中谋划多年,本欲行刺齐王殿下。行刺当日,贵主见兄长命悬一线,竟飞身扑救以身相护,生生受下这致命一刀!”

“贵主当真是淑质英才。”

沿路余下的私语笑谈,是京中的几桩姻缘。

朱砂顺耳听了几句,心觉无趣,便顺路买了几样糕点,快步回家。

已近日入,棺材坊三三两两,家家门庭冷落。

朱砂踏雪而归,赵老板与对门的白老板对视一眼,齐齐关门。

送客至门外的钱老板,见她孤身一人,多嘴问道:“朱老板,你回来了。诶,二郎呢?”

“跑了。”

她说完便走,徒留钱老板站在原地嘟囔:“鬼奴还能跑啊……”

朱记棺材铺与走前毫无分别。

开门前,朱砂盯着头顶的金字招牌失神片晌,而后径直回房安寝。

她这一觉,睡得昏天暗地,不分昼夜。

直睡到赵老板在店外敲锣打鼓大喊大喊:“朱老板,来生意了!”

他喊一声,便敲一下锣,打一下鼓。

锣鼓声徒惹人烦,朱砂气得披衣而起,疾步跑去开门:“喊什么喊!”

见她面色不善,赵老板缩着身子退到一侧,小心翼翼指了指店外的一辆马车:“朱老板,你睡三日了。有贵人找你做生意,我喊你不应,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什么贵人?”

“玄机道长,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