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2 / 2)

各种报纸、书籍、纸皮、废铁、胶鞋等能够回收的废品,随处丢在地上。

里面没有可以捡漏的物品,入眼可见的大多都是纸质废品。

只有老爷爷面前的桌子附近比较干净。

宋苒苒在里面翻了半个多小时,才找齐两套完整的小学课本。

“大爷,这些书本多少钱?”

宋苒苒将课本都放在老爷爷面前的桌子上,询问价格。

“一起两毛钱。”

老爷爷可能是感冒了,二十七度的天气还穿着好几件衣服,他淡淡的扫了一眼桌子上的书本,随口道。

宋苒苒给完钱从废品回收站出来时,有些感概。

现在的人都不重视教育,她找的这些课本上,好多都跟崭新的一样。

有些课本里面,连名字都没有写,也可能是不会写。

现在上学都是半工半读,上半天课干半天农活。

小学生跟上午上课,下午就要去劳动。

上学前,下学后,孩子们还要做家务。

有些孩子就是想学习,也没有时间跟精力。

再加上家里的大人不重视,能学多少知识,全靠孩子们的天赋跟自觉。

“嫂子,我来搬!”

王小磊也不知道宋苒苒来废品回收站干嘛,等她给完钱,立马帮忙将课本都放进后备箱。

今天因为有王小磊开车接送,几人到家的时候,还有一个多小时,才到中午的下班时间。

“今天多亏你帮忙,中午留下来吃顿饭吧?”

宋苒苒看着忙前忙后的王小磊,真挚的邀请道。

“嫂子,我还有事,就不打扰你们了。”

王小磊看着屋檐下堆成小山红薯,这个月顾团长家里的粮食肯定很紧张。

以前顾团长家都是天天吃精米饭,现在不但换了白面,还买了那么多红薯。

第124章 穿书一百二十四

“今天我去供销社才想起来,我们该再买一辆自行车了。”

“后天小学开始报名,爱国跟爱民没有自行车,那就只能走路去上学。”

宋苒苒吃着顾北城给扒的大虾,突然想起家里工业卷不够买一辆自行车。

“媳妇,不用买自行车,家属院里的孩子,你看哪个是骑着自行车去上学的?”

宋苒苒上辈子生活在物资丰富的未来,不知道家属院里,大人每次使用自行车都十分爱惜。

自行车在这个年代是奢侈品,它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还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很多人买自行车,都是为了面子,舍不得像他们家那样天天骑。

“宋妈妈,我们可以自己走路去上学。”

爱国学着顾北城的样子,将扒好的虾放进宋苒苒的碗里笑着道。

“媳妇,部队的家属院离学校也不算远,小孩子也只需要走半个小时就能到学校。”

“有些离得远的,天还没亮就要出门,走一两个小时,才能到学校。”

顾北城看着光顾着自己吃的欢实爱民,这小子也就嘴巴甜,不像他哥哥,平时很少说话,却会用行动讨好宋苒苒。

“那好吧,昨天你们认识的周爱华,今年还在读五年级,以后你们放学可以跟他一起回来。”

宋苒苒以前没有养过孩子,没有经验。

她以前起床时,孩子们都上学去了。

放学的时候她又宅在家里,平时很少看到学生上下学。

“北城哥,后天他们就要开学了,你明天放假,带我们去海边玩一天吧。”

“可以,爱国跟爱民,你们会不会游泳?”

“顾爸爸,我们都不会。”

“那我明天教你们游泳,在海岛上生活,怎么能不会游泳。”

“北城哥,那明天你教他们游泳,我就在附近赶海,等你们饿了,我们还可以就地烤海鲜吃。”

技多不压身,学会了游泳,到有需要的时候就不会慌乱。

“媳妇,你不一起学?”

“我会游泳不需要学,北城哥,你不是知道的吗?”

宋苒苒瞪了顾北城一眼,他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游泳,就带着自己去泡温泉?

“那温泉里面的水才到你的肩部,有我在,你就是不会游泳,也不会出事。”

顾北城接收到宋苒苒的媚眼,秒懂了她眼里的意思,解释道。

“北城哥,这岛上有牛奶定吗?”

这次从燕京带来的麦乳精有六罐,大白兔奶糖也就只有两斤多,只够兄弟俩人,几个月的分量。

“下午我去问问,去年又来了一批知青,开辟了新农场,听说里面是养了有奶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