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1 / 2)

现在所有开门的商铺都是国家在经营,顾北城的那三个商铺都关门十几年了。

那里都成为了陈国栋放高端货的据点。

“大学要住宿舍,三个孩子在家我不放心,白天让他们去读幼儿园吧?”

三个孩子留在家里,宋苒苒担心林梦云一个看不过来。

家属院里面就有幼儿园到小学,里面教孩子的老师都是退伍军人,幼儿园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里面教孩子的东西,是外面幼儿园没有的。

“媳妇,你放心,这些事情我都会在回鲜花省之前办好。”

顾北城皱着眉头在想顾北方的事情。

去年十二月二十号的高考,顾北方没有考上大学。

今年七月顾北方肯定还会再考,到时候他们家可就没有收入了。

“北城哥,你是不是在担心二弟一家子的事?”

顾北城很少会露出难为的表情,宋苒苒揉了揉他的眉心问道。

“确实有点为难!”

主要是罗小花生了三个,现在又怀孕了。

“说难其实也不难,要是你能说动爸妈分家,将他们分出去单过,这些事情都不是问题。”

“不过爸爸估计不会同意。”

手心手背都是肉,顾北方一家人分出去估计要饿死。

宋苒苒又说出第二套方案:

“北城哥,我们今天出火车站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多了很多摆摊卖小吃的?”

“是有很多小摊小贩?火车站离家属院太远了,罗小花又怀着孕。”

顾北城疑惑的看着宋苒苒,让罗小花推那么远的车,万一流产了就是大问题。

“不用去那么远,就在家属院的学校门口摆摊。”

“也不用罗小花出资金,我们明天去定做一台手推车,食材就让陈国栋派人每天送新鲜的过来,每个月给她发具体工资就行。”

宋苒苒想到了上次林梦云学过的关东煮。

现在这个时候,只要放的下面子,随便摆个摊,一个月都能挣上别人几年的工资。

有门路的人,一天就能挣上别人一辈子的财富。

部队家属院里面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有红包跟零花钱的。

幼儿园的孩子,家长还是会去接送的。

孩子要吃,家长多少都会买一两串。

“爹都去吃食堂了,那罗小花的手艺不太好吧?她卖的小吃会有人吃?”

“孩子都送去幼儿园了,妈抽空熬个底汤就行,上午罗小花在家洗菜串串,中午跟下午各卖两个小时就行,比上班轻松多了。”

“到时候给罗小花开正式工两倍的工资,她肯定抢着干。”

“可能不到两个月,她自己就会提出单干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宋苒苒不用每个月贴补罗小花,心里不会膈应。

罗小花也能在这个城市立足。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罗小花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也不是错。

罗小花前面生的两个孩子都是农村户口,有了这门生意,他们以后也能吃饱。

只要罗小花能挣到足够的钱,在燕京买一套房子。

罗小花生的几个孩子的户口能落实,她自己也有了底气。

第230章 穿书两百三十

顾父的工资跟林梦云的退休金,加一起一个月大概有六百多块钱。

顾父最近这几年,喜欢跟朋友一起去古玩市场淘东西。

以前每个月都要贴补两个孩子,再加上每年自己的花销跟人情世故,林梦云手里的现金已经不够买三套房。

兄弟多就是这样,一碗水端不平就会闹隔阂。

“到时候关东煮的配方也要给她?”

顾北城就怕罗小花自己单独做后偷工减料,会对自己家的名声不好。

“配方给罗小花,她也买不到材料。”

“到时候让妈将底料包打成粉,她只需要卖底料包,名气打开了,来买底料包的人还可以挑选。”

有了竞争对手,罗小花也不敢偷工减料。

宋苒苒最终的目的是让林梦云有份轻松的事业,这几年辛苦她带孩子了。

家属院里面人都可以来加盟。

分开摆,一个店规定只能有一家,大家都有钱挣,也不会有人会眼红。

这对林梦云也有好处,都指望着她挣钱,个个都会捧着她。

第二天顾北城不但开车带着宋苒苒看了三家商铺。

还买了那三座产权明确的四合院,都记在了三个孩子的名下。

三座四合院都是顾北城找人提前挑选过,不论是位置还是完整度都是最好的。

国家会分配房子,现在的四合院在宋苒苒眼里都是白菜价,宋苒苒非常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