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 / 2)

一名校尉正在玄武门附近巡逻,检视驻守的禁卫军。他收到命令,今日务必提起十二分的精神驻守皇城。

玄武门是皇城北门的重中之重,若玄武门被攻破,就可以立刻控制太极宫与皇城。

太子殿下回宫,开门迎驾!城楼下忽然响起喊声。

太子殿下怎么会这么快回宫?他心中奇怪,冲着城楼下望去,却在昏沉的夜色间看不清楼下人的衣着,一时判断不出他们的身份。

校尉还是谨慎地向着身后士兵吩咐,不要贸然开门,先去核实身份,确认东宫令符后再开门。

但身后的士兵并没有听从他的吩咐,反而用一种阴冷的目光注视着他,开口道,宣王殿下奉命征讨逆贼,若是识相就速速投诚,开门迎驾。

校尉诧异,立刻追问,什么逆贼?又奉谁的命?

这就不是你该问的了。

事已至此,校尉也猜到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立刻想要开口高呼有人逼宫,可惜周遭人的刀更快,月色下刀光一闪,他的头颅已经倏然滚落,鲜血溅上了城门冰冷的砖石。

血液滚烫,是这座冰冷宫城最炽热的温度。

慕容锦

元诩匆忙推开慕容锦宅院的屋门,就看见对方应当是刚沐浴完,外袍松松垮垮地披在周身,随意地坐在榻上擦拭一头乌发。

眼见他大半夜大呼小叫地闯入自己的寝房,慕容锦目光冰冷,但转念一想他或许的确有什么急事,遂还是忍耐下怒火道,有什么事就说。

计划有变,我们今晚就走。他气喘吁吁着道。

慕容锦微偏了下头,半点也不急,问道,出了什么事,突然改了主意?

有传言说玄若清突然暴毙,皇后封锁消息要去接在城郊祭祀的太子回宫,而宣王说皇后谋逆,现在起兵进宫护驾,两边已经打起来了。他语速飞快,现在皇帝暴毙,皇宫大乱,是逃出京城最好的时机,离开墨临后我们沿着沧江走水路去往边境,让斛律孤在边境接应我们回魏国。

慕容锦却细细咀嚼着元诩几句话中蕴含的信息,皇帝是突然暴毙的?

是,但看现在皇宫乱成一团他也没有出现,大概率的确是死了。

太子现在还在京城外?

是,他现在在京郊的皇陵,只带了仪仗用的千牛卫,就他手上这点人想回宫简直是天方夜谭。元诩见慕容锦气定神闲,没有半分动身的模样,心中更急,催促道,不管他们谁赢谁输,这对我们来说都是最好的机会了,赶紧准备走吧。

慕容锦斜睨他一眼,漫不经心地继续擦拭着发尾的水珠,不用走了,这只是个圈套,宣王脑子不好往里面跳,你也和他一样蠢。

看他一头雾水的样子,慕容锦知道自己又要浪费口舌同他解释,你也知道这只是宫变,无论谁赢谁输,最迟天明也会决出胜负。你在天明能走到玄朝边境吗?

皇帝暴毙这件事本就蹊跷,偏偏他死的时候太子还不在京城,哪有这样天降的好事,只可能是引诱宣王往里跳的圈套。慕容锦不知想起了什么,只垂眸意味不明地一笑,不过是有人希望京城乱起来,这只是一个起始,你不用担心,日后自然有更乱的时候让你逃出去的。

元诩也想起慕容锦前些时间和他提起过,说皇城中有人潜伏得更深,在偷偷毁坏皇宫内的阵法。只是他在追问时,这女人又是一副故作高深的模样不愿再开口。

他虽讨厌慕容锦这目中无人的狂妄,却也不得不承认她有着近乎妖异的敏锐判断,从她口中所说出的话,未曾有不应验的。

权衡了片刻,他也觉得慕容锦言之有理,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慕容锦突然叫住了他。

元诩疑惑地回头看,慕容锦却已经站在了他的身边,虽然今天这件事是个圈套,不过不代表你不可以浑水摸鱼。

对上他狐疑的眼神,这个女人笑意幽深,迷人却又危险,比如,你可以趁乱去杀几个仇人,最后把锅扣给宣王。反正,他一定会死的。

随着慕容锦在他耳边附耳低语几句,元诩恍然大悟,连忙面带微笑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屋门。

而她坐在榻边,玩弄着发梢湿润的末尾,眉眼倏然含笑。

事情的发展要比她想象的精彩许多,在那天的宫宴上确认了祭司身上苏辞楹的气息后,她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