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2 / 2)

再见她时,神色哀戚,再无当年神采。

她说,闻弦是为她而亡。

后面字迹几经落笔又涂改,留下片片墨痕。

但此事错不在她。

叶晨晚屏息翻到书册的最后一页。

戊申年三月十七,逼宫。

与玄靳定下交易,我为他驻守北境,无诏不得入京,而皇族世代不得加害墨怀徵与苏辞楹及其后人。

与他做交易自然是与虎谋皮,但北境战事频繁,他分身乏术,萧遥已死,此事除我外他无人可选。手握北境兵权,亦可威慑他一二。

明日当启程往焘阳去,山高水远,此生大抵再难相见。

不知府上银杏,可仍亭亭如盖,一如当年?

惟愿她安乐无虞,再无所求。

【作者有话说】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出自苏轼《东栏梨花》。

叶照临拿的是什么深情女二剧本。

是的,她喜欢的是

那么有奖竞猜,后文剧情里会出现的北杓七子究竟是哪一位呢?

猜中会有红包。

其实前文是有暗示的,当然我这样说可能又会误导读者,毕竟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不用太过于纠结,按照各位自己的猜测来就好。

154见折花

◎就算贪得无厌,我也不会拱手相让,重蹈覆辙。◎

簌簌红叶零落,如*一团一团坠落的火焰。

酽紫华光缱绻,剑锋虽缓慢,但一招一式流畅优雅,划过叶片割开脉络,又纷扬起枫叶飞舞。

落叶中的人一袭白衣缱绻,虽是轻纱障目,执剑的动作仍是优雅从容,白衣纷扬,衣袍在远处青山雾霭的山岚间模糊成素色云烟。

剑锋挑转,一片红叶飘落,稳稳落在剑刃上。

墨拂歌就这样执剑接住红叶,在听见身后靴履踏碎落叶的脚步声时,才回过头来。

殿下。

叶晨晚看她,现在已经能够执剑,对她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她走到墨拂歌身边,替她拂去剑锋上的落叶,帮她将霁清明收入剑鞘中而后归还给她。

墨拂歌指尖摩挲过霁清明剑鞘上的花纹,忽然开口,殿下,你身上有血腥味。

叶晨晚一怔,轻嗅自己的衣袖,仍然是白檀木的气息。审问玄若清已是前几日的事情,她也早就换了套衣物,理论上不应该还有血腥味残留在自己身上。

但转念一想,失明之人的其他感官总是更加敏锐,墨拂歌所说的血腥味,也未必是指气味,只是指她能感觉到近日自己的手下见了血。

念及此,她还是回答,前两日,去找玄旸算账了。

她隐瞒了玄若清的事情,一是不确定这件事会给墨拂歌情绪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二是有些要沾血的事情她在背后替墨拂歌料理了就好,不必让她见到自己那副模样。

墨拂歌沉默的时间比预想的要长,她低垂着眼眸,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中剑柄,最后才轻声道,原来如此,对不起。

叶晨晚疑惑,这为何要向我道歉?这本就是我和玄旸的一些私仇。

她心中诧异,她与玄旸的仇怨纯粹是当年玄旸对她的那次殴打,此事显然与墨拂歌并无关联。

但墨拂歌并没有回答,指尖反复摩挲着剑鞘,最后轻声又重复了一遍,对不起。

她的声音清淡得如同一缕随时会飘散的青烟,正如衣袂下单薄的身躯。

叶晨晚最终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换了个话题,近日审问了玄朝的皇族,据他们的供述,当初是一个名为容珩的女人寻到了玄靳,告诉他自己可以帮助他篡改龙脉,也是在她的指点下,玄靳才能铸造出皇宫地底的那个繁复阵法。

她将玄若清地供述简单地复述给了墨拂歌,你可听说过容珩此人?近日翻遍史料,也从未寻到此人的半点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