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 / 2)

怎么不信呢?秦宝灵是有一点天赋,但她那点天赋,绝不够支撑她一项接一项地拿奖,风光灿烂到现在。

实际上她对自己提出的第一个真正的要求,要的第一件东西,不是《养春》,那是成为情人之后她主动给出的,而是要她请中戏的老师,系统地教她表演。

她请了中戏的吴文教授,还有国话的几位一级演员,专程为她上表演课,她大二那年,秦宝灵的课都快比她的还要多了。

秦宝灵这个人最爱走捷径,唯独演戏,理解角色下的是最笨的苦功。角色的台词一句句背下来,背到和自己对戏的角色的台词都是烂熟于心。

你稍微错一个字天塌不下来。李玉珀靠在趴趴鸭上和她对词,稍微改一改词,这都没什么的。

那不一样。那是多热的一个夏天,冷气全力运转,秦宝灵只穿一件吊带,细白的皮肤上仍然渗着一层薄薄的汗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你个读985的,还要我读中专的来教你这个道理呀!

李玉珀盯着她细挺鼻梁上的一枚小小的,滚圆的汗珠,她想她确实是不如秦宝宝这个读中专的,她要真聪明的话,早就出去跑赛道或者在家里静心练字,享受珍贵的闲暇时光,何苦在这儿陪这个女人对台词呢?

真傻啊。

李玉珀没答话,电梯到了,走廊明亮静谧,她敲了敲麦考克的房门,立刻有人打开了,不过不是麦考克,而是她昨天才来华的副导演。

酒店的工作人员帮忙把房间的陈设做了改变,沙发前变成了一片洁净的空旷,只有一张小几,一张椅子,好几架摄像机环绕着,还摆了钨丝灯和led灯具。

李玉珀和两人说这话间余光一瞟,已不见了秦宝灵的踪迹,对方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大约是进了这层自己订的套房里。

房间里备好了剧本,李玉珀已读了好几遍,这会儿坐到沙发上,再度翻阅了起来。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中国女人来到法国边境小镇科利乌尔写作,拍照,在这里遇到了一个法国少女,对方教她游泳的一系列事情。

然而在故事后半段,情节急转直下,溺亡的少女,房间里的监控摄像,这一切是真,还是中国女人脑海中的天海一色的幻想?

第一轮面试的题目是剧本中的一段自言自语,女主角拿着自己的小说思考时候的一段台词。这段台词很长,小几上放了两份道具,一份是白纸,一份是可做提示的剧本。选哪份都好,面试本来就是不要求背全台词的,非要逞能的话,倒是可能会变成减分项。

所有人中,只有秦宝灵选了白纸。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她背完这段,表演一点不受影响,甚至连台词都一个字不差。

第一轮的结果出来,麦考克留下了一半人。台词功底她听得出来,至于口音,她请李玉珀参谋,把不适合人物设定的,不够标准的都筛了出去。

第二轮麦考克依然没有选重头部分,她选的是中国女人第一次看到少女的场景,一句台词都没有,演员只需要静静地望着前面,就像一切正在她们眼前发生一样。

秦宝灵这次是第一个进门,听到这个题目,从容不迫地应了一声,往日那种妩媚风流的气质完全收敛了,仿佛被笼上了一层沉静的面纱,她靠在椅背上,就这么向前方望去。

十六年过去,她的演技比之前更加细腻沉淀,层次鲜明又过渡顺畅,毫无匠气。

只是这次参加面试的演员,没有一个是吃素的,国内最优秀的女演员都在这里了,又筛过了第一轮,这样的表演,当然是无可挑剔的,可也称不上是多么的惊艳。

秦宝灵演完,站起身来,她看见李玉珀微微笑着,低声向麦考克说了一句什么话。

可惜是英文,她凭口型猜不出,只得打开房门出去了。

她在隔壁套房里把一颗蓝莓吃出了十几种滋味,辗转地想:李玉珀这个要死的到底是不是坑了我一把啊?

李玉珀这个人,心眼小极了,睚眦必报,前两天自己说了一堆恨她的话,搞不好她记恨上了,就等着机会从自己身上剜下一块肉吃呢。

秦宝灵现在想想,倒也不是后悔自己那晚为什么就这么全盘托出了,就是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不就被扇了一下屁股吗,劲再大又怎么了,至于吗?

和李玉珀在一起,她常常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她心里是有很多话,是有很多情绪,可她本来真没打算和李玉珀说,或者发出来呀!

她终于吃完了这颗蓝莓,这个果盘里放满了时令水果,最中间簇拥着十来颗鲜嫩欲滴,开了口的白糖罂荔枝。

荔枝壳鲜红,在夏天的果盘上,永远是夺目的中心,她一霎间,忽然想到1999年的7月21日,那时候她第一次发现自己有这种毛病,对待李玉珀,她莫名其妙的,有许多话想说,还有许多情绪亟待发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