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2)

“待会儿我来买单,”姜彤拿着菜单又笑,“梅梅你别和我抢。”

第88章 88.姐姐你要做好准备

四斤牛肉外加一堆菜品上了上来,四个人的小桌子堆得满满当当。锅开了,姜彤拿着夹子,夹了两斤牛肉下锅煮着。

“陈哥是做什么的?”

周梅又给暖暖烫了一片肉片,终于问出了口。

“我嘛,”男人一路跟着她,倒也不怎么说话,此刻被问话,也只是看了一眼姜彤,“就做点小生意。”

姜彤笑了笑。

周梅看了看姜彤,不说话了。

“梅梅你平时工作忙不?”姜彤问她。

周梅是在市里的小学当科学老师。

“还好。”周梅又看了看她,“姐你待会去看爷爷奶奶,他们肯定又要找你说什么养老的事情。上次他们来找了我,我也不懂……”

姜彤挑了挑眉,拿着筷子夹了一片牛肉给暖暖,又夹了一片给周梅,最后夹了一片给陈杰。

男人笑了起来。

“谢谢老婆。”他说。

周梅看了他一眼,姜彤也看了他一眼。

姜彤又看看周梅,又听她说了一会儿,她听懂了。

爷爷奶奶老了。九十多岁了,走不太动,也做不太动了,应该到了儿女贴身赡养的时候了。

二老,原本有一儿一女。按边市的道理,养老的责任其实应该是姜彤爸爸的。可惜,爸爸很早就过世了;如今妈妈也改嫁了;姑姑虽然还在……可是按照边市的老风俗,女儿是不负责养老的。

但是二老还有孙子。

又但是,这事吧,说是姜宇的责任吧,虽然按“边市道理”是说过去了,但是“法律道理”上说不过去。毕竟姑姑作为女儿还在,子女才是第一赡养人,不该轮到孙子;如果说孙辈应该赡养呢,那又不该只有姜宇赡养,姜彤也是有责任的。

而且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姜宇不在家。让孙媳妇周梅来照顾吧,这也太强人所难了。

如今,姑姑是愿意出点钱出点力照顾的,但是把二老接回家常住,姑姑是不乐意的。

姑父,估计也有点意见。

当然,这也和二老的生活习惯和脾气有关系。二老偏执,愚昧,强势,重男轻女,固执。二老就不是那种会体谅儿女的老人,去了谁家都是要作威作福要当老太君的,应该是和谁家都过不到一起去的。

“奶奶呢,天天打电话给她的姐妹啊,侄子侄女啊哭,说应该你,”

周梅看了一眼她,又给暖暖夹了一筷子菜,还在说,“和姜宇,来替爸爸赡养他们。”

“姐我是真的没办法。”周梅说,“姜宇这个工作性质,是已经完全上交给国家了。我一个人在家,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还要两边妈妈来帮我搭手,哪里还伺候得动老人?”

姜彤笑着点了点头,表示了理解。

“上一次,他们就准备找你说这个,不过是妈妈挡了;”

“这次你回来了,”周梅看看她,又看看陈杰,“他们肯定要老事重提,姐姐你要做好准备。”

“送去养老院呢?”姜彤笑,“我那边也不方便照顾他们。他们又不会说普通话,又不会说申城话,在申城怎么待的习惯?我看还是找个养老院好。”

“养老院,他们不去。”

周梅说,“其实姑姑也和妈一起去看过养老院,就在边山上,开车过去十多分钟。可是老人家一说到这事,就在家里哭,说我们不赡养老人啊,要天打雷劈啊,不得好死啊。”

“又到处给她的姐姐妹妹打电话哭。姑姑如今也扛不住,说要等着姜宇回来拿主意。”

“姜宇能拿什么主意啊,”周梅说,“他在自己家都是个甩手掌柜。”

姜彤点点头。

“送去养老院呢,也要钱。”周梅又说,“一个人三千五。两个人要七千。”

“虽然爷爷奶奶的退休金,大概是够的。可是他们不肯拿,我们一个月给她凑七千……那也负担太重了。”弟妹说,“我和姜宇的工资也不高,还要养小孩儿,哪里还能一个月掏几千呢?”

看着姜彤一直点头,周梅又说,“姑姑又说,在家给他们请保姆照顾,大概也是这个钱。”

“我也愿意给一千的,姐姐。”

弟媳妇最后说,“我这经济条件也不好,暖暖也还小,花钱的地方也多,多的,我也确实有心无力了。”

“谁要你给钱呢!”

姜彤听了半天,这下子是真的听懂了。她笑了笑,抓住周梅的手,“梅梅,你和小宇长期分居,一个人带孩子那么辛苦,我们一家都很感谢你。爷爷奶奶老了,要人照顾,他们自己有退休金,也没有要你出钱的道理。”

“我下午先去看看姑姑,问问情况,是送去养老院,还是在家请保姆,”姜彤说,“钱的事情你不用操心,多少,都由我来出就是了。”

四个人的饭,吃了八百。

其中牛肉就吃了六斤多——姜彤买的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