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2 / 2)
“可以把家里的亲戚都请过来,”男人又说,“我给他们包机。”
“就请我妈和爸爸,弟妹,还有姑姑舅舅姨妈吧,”姜彤想了想,“五家人。二十个人左右。”
“你爷爷奶奶不请?”
“他们老了,坐不了飞机。”姜彤说,“来了又哭哭啼啼的,到时候给我来个大闹婚礼,你老陈家的脸,可往哪里摆?”
“……彤彤你说的对。”
男人显然也是个百无禁忌的,笑了起来。其实这个送嫁团也不少人了。光这二十人的开销,估计也就要小一百万。不过陈杰没有觉得麻烦的意思,还说,“爸妈和姑姑他们也难得过来一次。那就让他们提前一周到,我这边安排人陪他们走走逛逛,”
“上次我和李乐哥喝酒也没喝好,”他又笑,“等这次李乐哥来鹅城了,我再安排几个人,好好陪他喝几杯。”
第126章 126.相逢已是上上签,何须相思煮余年
七月二十那天,鹅城正是热的时候。
露天的空调徐徐的往四周吹着冷气,穿着一身纱裙的姜彤倒也觉得还好。薄沙蓬松,意思意思,还可以遮一下已经鼓起来的肚子。
这辈子,第一次穿上了婚纱。
“彤彤你去坐着。”
按理是她要站在园子门口迎客的,可是这肚子实在太大。不过站了几分钟,陈杰的几个发小陆续来了……大家也是“见过的”,李三儿,周骧,还有其他几个。迎过客人,陈妈妈,就是她的婆婆,也过来和她说话,“别累着。”
“好。”
姜彤也不客气,看看这会儿暂时没什么宾客来了,于是走到了后面坐下了。月光也跟着过来,站在了她身后。
儿子今天穿着一身贴身定制的高级西装,看起来好像一下子帅了很多……只看模样,已经是个大人了。
园子里正在放着歌,缠缠绵绵。
“你是我触碰不到的风,醒不来的梦,寻不到天堂,医不好的痛。点不着是香烟,松不开的手,忘不了的某某某……”
这是她亲自挑的歌,陈杰也没什么意见。
凉风徐徐,姜彤坐在椅子上,叉起一块西瓜,递给了儿子。
月光接过了。
对于她的结婚,她和儿子聊过。月光看起来还好,还说什么“妈妈有陈叔叔陪你挺好的”之类的话。
情绪稳定。
姜彤又看看另外一边,一个小男孩站在那边,也是穿着黑西装。
是陈杰的长子,陈文。七八岁的小男孩站在一边,没有人搭理他。
姜彤看了看他,也没有说话。
“陈文你过来。”月光也看那边一眼,对他招了招手,“我有话问你。”
陈文看了继兄一眼,期期艾艾的过来了。
这两兄弟,异父异母的两兄弟,之前也见过面了。
“昨天给你布置的作业,做完了没有?”姜老师吃着西瓜问他。
“做完了。”七八岁的男孩子本来调皮,但是如今爸爸要结婚——爸爸一向没空管他,如今又有了后妈和继兄,继兄还是一个老师。
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人生中还有比“老师住到家里”更悲惨的事情吗?
“做对了几道?”老师问。
“全对。”
“来给你一块西瓜吃,”小姜老师拿了一块西瓜给他,“以后要继续努力。去阴凉地方玩去,别晒着。”
又过了一会儿,那边大门口又缓缓驶过来一辆车,是一个京城的牌照——车子慢慢停稳了。
车门打开,两个男人从车上下来了。
知客已经迎了上去。
笑容满面。
不认识。
几个主人互相看了看,甚至还回头看了看姜彤。姜彤一脸平静,月光却已经扶住她站了起来。
“恭喜。”
来人却已经过来了,手里捧着一个盒子,神色严肃,却也有些笑容,做足了来宾的客气,“我们是京城来的,抱歉不请自来。听说姜小姐和陈先生今日成婚,特前来祝贺,望姜小姐和陈先生和和美美,百年好合。”
“感谢感谢。”主家笑。
“你们是——”
姜彤看了看来人,确认自己和他们并不认识。
“我们是何太太派来的。”
来人笑了笑,打开了盒子,里面是一副卷轴,看起来是一副字画。来人带上手套,拿起卷轴,缓缓打开了,又笑,“这副《明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是何太太送给二位的贺礼。虽然何太太不能亲临,但是想来今日的盛景也和图中一样的,故以图代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