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李爱国搞大生产,轧钢厂的保密工作(1 / 2)

轧钢厂这次为了拿到摩托车发动机的定单,可谓是了血本。

李副厂长下令腾空一个最新的车间,打算招收最优秀的工人。

随后全厂广播通知,发动机车间只招收五级以上的老师傅,要求技术好、思想觉悟高,可以自愿报名。

有了前阵子的合作,现在前门机务段俨然就是大金主了,每个月的补助跟工资差不多了。

那些老师傅们纷纷踊跃报名。

“易师傅,你这次可得争取把先进。”一个熟悉的老师傅跟易中海打招呼。

“咳咳,咱们车间里的任务也很重,我还是留在车间里吧。”易中海尴尬的笑了笑。

他非常清楚这事儿最后得李爱国拍板。

就算是报了名也得被刷下来,没有必要丢人现眼。

车间里的老师傅走了一大半,易中海和剩下那些工人的任务重了几分,基本上每天都要忙个不停。

吃午饭的时候,别的工人都离开了,易中海还要检查轧钢机,贾东旭悄悄把这个情况记在心里。

发动机车间除了人员配备外,李副厂长还请了工作室摩托车车间的大师傅,对车间工人进行了培训。

这是个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的年代。

轧钢厂的行动,被一机部的领导看在眼里。

“前门机务段还缺少帮着造发动机的,我看轧钢厂挺不错。”

“是啊,两家一直有合作,现在合作起来也方便。”

“我看就把这批订单交给轧钢厂吧。”

“可以,不过前门机务段好像还要验厂,得走一下程序。”

所谓的验厂是前门机务段为大生产而搞出来的新制度。

具体来说,凡是承接摩托车生产的工厂,都需要经过验收小组的考察。

内容包括设备、厂房、工人技术水平、保密水平等等环节。

如果考察不通过,先进行整改,整改再不通过,那么该厂就失去了承接新订单的资格。

这年代,各地工厂良莠不齐,靠着这种办法,还真筛选出一批滥竽充数的厂子。

轧钢厂是老厂子了,设备和技术都不错,唯一的毛病就是保密方面有些薄弱。

气象站刘队长带着几个气象员在轧钢厂内走了一圈,很快就发现了不少问题。

【对涉密车间、仓库等生产区域未实施物理隔离】

【厂内工人未进行二次授权,没有区分不同密级的生产区域】

【职工保密意识不够,未定期审查保密制度执行情况】

【技术科图纸未采用标记、分类、加密或封存管理,限制接触人员范围】

李爱国是在跟李副厂长闲聊的时候,接到刘队递过来的审查结果的。

“李厂长,你看看这个。”李爱国看了两眼,递给了李副厂长。

李副厂长看完后,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爱国同志,请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快整改,保证不会影响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工作。”

李爱国其实能够理解轧钢厂的保密制度为何如此松懈。

轧钢厂的生产几乎不涉密,而保密制度的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大增加保卫科的工作量。

搞保密工作的不受领导和工人们的待见,这是常事儿,谁也不愿意搞。

“李厂长,发动机不同于一般的设备,保密是一条红线。”李爱国提醒李副厂长。

“是是是”李副厂长答应马上整改。

李爱国又跟轧钢厂里的几个总工谈了技术上的事儿,便回到前门机务段工作室。

打算将发动机图纸拆开,如此一来,即使图纸泄露,对方也只能拿到部分图纸。

另一边,李副厂长已经将保卫科的马科长和胡副科长喊到了办公室里。

“咱们轧钢厂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差点被你们给毁了!”

马科长连忙点头表示马上改正,胡副科长却有点不以为然:“厂长,不就是一台发动机吗,谁还没见过啊,有什么值得保密的。我看铁道那边的人都是死脑筋。”

“胡得利,你这是什么工作态度!”李副厂长当时就皱起眉头。

要不是胡得利是他这条线上的人,他现在已经把胡得利拿掉了。

胡副科长见李副厂长确实发火了,连忙改口:“厂长,我是为您感到委屈啊。”

“???”

“自打您担任常务副厂长后,咱们厂的产量就三星期上一个小台阶,三个月上个大台阶,厂里的工人都称赞您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厂长。”胡副科长谄笑。

“咳咳.这都是我身为厂长应该做的。”李副厂长的情绪缓和了不少,又问:“这跟保密制度有什么关系?”

“您的工作已经很完美了,前门机务段跑过来指责咱们厂,就是打您的脸啊,我第一个不同意。”胡副科长义愤填膺。

李副厂长听到这话心中美滋滋的,却摆摆手说道:

“拿到前门机务段的订单,是咱们目前的重要工作,一切工作都要围着这个来搞。

保密工作一定要重视起来,前门机务段的提醒也没错。”

“是是是厂长,您善于采纳建议,是我学习的榜样。”

胡副科长的马屁拍得十分露骨,旁边的马科长只觉得牙齿有些酸。

李副厂长非常好这口,笑道:“老胡,这次抓保密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事儿办明白了。”

“是!”胡副科长心中大喜。

有了抓保密的由头,他在保卫科内的权势又能多几分。

等出了办公室,马科长走了两步,停下脚步,看向胡副科长:“保密这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得上点心。”

“马科长,你放心吧,我是个明白人,办的都是明白事儿。”胡副科长并没把马科长的话放在心上,哼着小曲背着手离开了。

马科长是多年的老保卫科科长了,却一直没能进步,就是由于做人太死板了,跟他没法比。

胡副科长也没敢过于大意,回到保卫科后,按照前门机务段的要求,对厂内的保密制度进行了调整。

所有发动机车间工人都进行了摸底排查,档案过了一遍,还进行了简单的保密培训。

胡副科长又在发动机车间门前加派了岗哨,最终完成了整改。

前门机务段再次进行了审查,挑出了几个小毛病,都进行了改正后,李爱国还是有些不放心,让刘队长担任保密专员进驻轧钢厂。

随后,图纸和发动机的配件运送到轧钢厂内。

发动机新车间运转起来,掀起了一股大生产的高潮。

“师傅,我听说你跟前门机务段的李爱国是好哥们。”宣传科内,路世昌找到了师傅许大茂。

许大茂点头:“是啊,我们是多年的邻居了,关系最铁。”

“能不能让我也到发动机车间里工作啊。”

听到这个,许大茂皱起眉头:“你不学放电影了?”

“那倒不是,我就是想多拿点补助,好孝敬师傅。”路世昌舔着脸笑:“这生产发动机也就是几个月的功夫,等结束后,我还来跟着您学放电影,咋样?”

“好吧,我帮你说说看。”

许大茂总觉得路世昌的这个要求有点怪,不过考虑到这小子很孝顺,还是决定帮他一把。

三天后,全国几十家最终筛选出来的工厂也全力开工。

一个个摩托车配件制作出来,通过火车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了京城。

李爱国的工作也进入了繁忙状态,由汽车专家和一帮子老师傅组成的质检员忙碌了起来。

每个配件都有标准,螺丝孔的孔径多少,大一点栓不牢固,小一点螺丝栓不进去。

还有车架的厚度,多一毫米,都会让装配工人们无法干活儿,就算是用锤子敲进去,也容易在颠簸中,将护板震裂。

像这种配件都被定为不合格。

不合格率过高的工厂,会被降低配额,严重一点的,还要停产。

有一家五金厂得知自己被取消了订单,黑脸厂长虎儿吧唧的,当时就开着大吉普到京城来告状,跳着脚质问李爱国欺负他们。

“你还好意思说,就让你们造一根简单的插杆,你看看你们做的什么东西,能当摇把用了,材料给你们算是浪费了!”李爱国也没客气。

黑脸厂长大怒:“那我不管,别人都能拿到订单,我们凭什么拿不到,这不公平。”

“这不是大锅饭,你干不好,自然有干得了好的把你的订单拿走。”李爱国也不惯着他,当时就喊周克把他撵出了办公室。

“你等着,我要找领导告状。”

黑脸厂长觉得委屈极了,以往他们也没少干这事儿。

产品质量不合格,大家伙凑凑合合不就用了嘛,又不是不能用。

用得着上纲上线,这还有阶级兄弟的情谊吗?

黑脸厂长特别不服气,于是找到一机部的领导告状。

领导也被他的敢想敢干给惊住了。

这可是大生产啊,在上面都挂了号的,所有生产任务都要让路。

你小子长了几个脑袋,敢来找事儿。

领导当时就让他写了检讨,暂停厂长职务,听候处理。

这事儿传扬出去,越传越邪乎。

有人说那黑脸厂长被撵回去烧锅炉了。

也有人说部里面把厂长的大吉普扣下了,用拖拉机把他送回去了。

更有甚者,还说黑脸厂长被送到大西北了。

无论是哪种,最后那个消息灵通的家伙总是啧啧两声:“前门机务段那个火车司机得罪不起啊。”

李爱国听到这种传言,也有些哭笑不得。

真是人在家中坐,帽子从天而降。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那帮过惯了舒服日子的厂领导们能打起精神来。

随后,部里面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发出了红色抬头的文件。

合格率低于同类配件生产厂家平均水平的,厂领导全部记大过。

下次合格率还提升不起来,全部暂停职务,要是搞事情的,下乡在劳动中接受改造。

原本松懈的生产风气瞬间得到了扭转,配件的合格率大大提升。

一个星期后,每天送到的合格配件已经够组装两千多辆摩托车之需。

按照这个速度,完成十万辆的目标并不是遥遥无期。

不过部里面的领导也有些担心,来到了前门机务段:“爱国,这么多不合格的配件该怎么办?咱们总不能当废品卖掉吧,太可惜了?”

“不合格的配件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用不上的,只能回炉了。另外一种能凑合用的,可以装配出一批摩托车,这些摩托车的价格低三成,不打红星摩托车的车标,卖到南美那边。”

李爱国还有个信息没告诉领导。

低价的摩托是南美经销商的要求。

他们准备骑着这玩意运送洗衣粉,说不定什么时间就被抓到了,对摩托车的要求没那么高。

当然了,红星摩托的质检标准很高,就算是不合格的摩托车,也能跑几万公里不出问题。

“原来是这样啊,那太好了。”

部里面的领导本来想着让不合格的配件组装成摩托车搞内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