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献礼(1 / 2)
第204章献礼
一辆从函谷关东来的两马驾拉的黑布篷车不紧不慢地辚辚行进着。
这辆车没有驾车的驭手,只是车旁有个俊秀少年,骑着一匹神骏的红马,手中一条马鞭,偶然在岔道口指点一下驾车的白马,并不时笑着对车中说几句话,显得兴奋而好奇。
一路无阻,穿越半个关中平原,在月夜笼罩下,自安城门而入。
路过东第,黑布篷车缓缓停住,少年翻身下马,为之敛起了车帘,墨家老巨子从中而下。
望着尚冠里的孔祀,这座长安城中唯一的思圣祠堂,老巨子整理了下衣衫,抬步走上了高高的台阶。
至圣世家遭逢大厄,即便是被共功了,长安城中的儒者为了向先圣诉苦、向先圣表愧、向先圣祈佑,在白日里,还是穷极手段向先圣奉上香火。
及至更夜,此地仍然灯火通明,香烟缭绕,负责防止走水的京兆尹官吏为之移开了两扇朱红大门。
抬首间,丈高的圣人石刻便显露在老巨子、墨子墨的眼中。
标准的揖礼,似乎在见过所有前来的贤者,仅一眼,墨子墨便为之露怯,驻足在门外而不能再进。
老巨子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稳步进入祀中,在正中站定,向着圣人石刻还礼,而后直起身,伫立在原地,迎望着圣人那深邃的眼睛,不避不让。
墨家对孔子满怀敬意,却对孟子及儒家诸贤多有不耻,而对窃圣名而利己的圣人后裔,老巨子认为弟子做的很好。
清清白白,坦坦荡荡。
老巨子再次登车。
由章台街转入尚冠街,在路过丞相府门前时,丞相门下诸多吏者躬身肃立,送老巨子直达广明门前。
虽然有着特许,但老巨子仍然选择下车,接受宫卫检查后,改乘抬舆进入了未央宫。
时已秋日后夜,煌煌殿宇的奢华尽敛,星星点点的灯笼照亮着这一路前进,在宣室殿前,作为大汉当国上君的刘据,携中外两朝参政议政王大臣、公卿大夫、列侯亲贵、宗室大臣亲迎。
王、臣在阶下。
望见抬舆时,刘据做出了个出人意料的举动,“降阶”!
现在的大汉,除了少数不死心的人外,大多数王公臣民都明白,上君,才是大汉事实上的君主。
不是天子,胜似天子。
诸礼之中,降阶最贵。
老巨子那在夜中无需灯盏便能看清一切的眼睛,立刻便注意到了上君降阶的举动,连忙叫停抬舆,双臂像鸟展开翅膀一样张开,快步小跑而来。
在来到上君近前后,老巨子行跪拜大礼。
这是趋跪之礼。
中大夫儿宽、治经博士褚大等儒官面露不自然之色。
《论语·乡党》中载:“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孔子的脸色立即变得庄重起来,脚步也快了起来,向同立者作揖后,衣服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
快步走的时候,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这就是一种向君主和宾客表达恭敬之意的趋礼。
近年以来,渐以为“儒礼”。
实为周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