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1)

(' 她把三十两推了回去,对赵洛川说道:“既然方宇跟你学本领,算下来你应当是他的师傅,那这钱就更不能要了。” 赵洛川没想到自己说多错多,赶紧想了个借口:“那这样吧,我拿回来十两就当是方宇哥交的学费,剩下的是他应得的。婶子就不要在推脱了,不然我以后还怎么带方宇哥上山?” 都是一家人,再推来推去倒显得生分。朱翠兰只好把银子收下了。 有了这二十两,给方宇说亲腰板就能挺的直直的,就不愁彩礼要的高了。日后再挣了钱,就能省下来给方初的嫁妆备的足足的,让他以后到了婆家不受人别的气。 朱翠兰浑身通畅,眼瞅着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她高兴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嘴角的笑容也是越来越深。 中午吃过了饭,闲着也没事儿,赵洛川带着杨冬湖回自己院子歇着去了。 午后阳光明媚又不晒人,撒在身上暖洋洋的,正合适坐在小院里话家常了。 杨冬湖从屋里搬出来两个小方凳,又抓了一大把炒的喷香南瓜子,俩人就坐在院子里有一句没一句的闲唠嗑。 “今天分钱的事儿我没提前跟你说,你心里别有气,婶子对我很照顾,咱们多帮衬着也是应该的。”赵洛川打量着自己夫郎的脸色,语气里透露着小心翼翼。 大多数的村民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相处模式,男人在外边卖力气赚钱,夫郎媳妇操持着家里的家务,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 像柴米油盐添置日常必需品都是媳妇来操心,有的男人就会把银钱交给媳妇保管,姑娘哥儿心细贤惠,总能省下来不少钱。 也有的男人不放心自己媳妇的,怕她拿钱跑了,也会把钱紧紧的攥在自己手里。只是这样的做法免不了夫妻之间会产生隔阂,时间长了,日子也不舒心。 赵洛川心里想着,杨冬湖已经是自己的夫郎了,家里的银钱交给他是天经地义的,花钱的时候也要和夫郎商量着来才对。今天是他太唐突,没事先商量,冬湖有脾气也是应该的。 小时候 分钱的事儿杨冬湖根本没放在心上,对他来说这根本不叫个事儿:“你赚的钱,当然是你自己做主了。” 赵洛川不开心,听冬湖这意思根本就没有管钱的想法,不管钱能叫一家人吗?不叫,这可不行。 他把今天赚来的银子全都强硬的塞给了杨冬湖,说道:“你是我夫郎,我的钱就是你的钱,家里之前因为要还债,没剩下钱来,从现在开始,咱家所有的钱都给你管,你想买什么买什么,我能挣钱。” 杨冬湖手里突然被塞进一个沉甸甸的荷包,一时间有些发懵:“都给我管?” “嗯。” 杨冬湖看着赵洛川一本正经的点着头,心里有些雀跃:“那你不怕我乱花吗?” “不怕,我看方初头上戴的簪子挺好看的,下回咱也买一个。”赵洛川今天就想买了,那个簪子的款式真别致,戴在冬湖头上肯定比方初好看,只可惜今天卖簪子的没出摊,只好作罢了。 杨冬湖有些想笑,俩人既没有拜过天地也没有入过洞房,他怎么就能放心的把钱都给自己呢。 “你放心,我肯定好好保管。” 赵洛川脸上露出笑来,这才对嘛,而且冬湖愿意管钱不就是愿意跟自己过日子的意思吗?这不得过个一辈子啊。 杨冬湖没有读心术,没听到赵洛川内心的小九九,若是他知道了,两个人怕不是青天白日里就要干点干柴烈火的事儿来。 闲话聊了几句,杨冬湖突然道:“你跟我说说你娘的事儿吧。” 赵方初说过,赵洛川的娘是温婉的南方姑娘,以前落了难才过来的。 赵洛川听杨冬湖提起他娘,有一瞬间的怔愣,随即道:“你听说过我娘了吗?是方初说的吧。” 杨冬湖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我就知道。”赵洛川笑了笑,清了清嗓音说道:“我娘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那会儿我刚八岁。我印象里我娘是个很温柔的人,从小到大她从来没跟我发过脾气。我小时候不服管,经常跟我爹对着干,我爹脾气可大了,有次撵了我半个村子,把我打的三天都没下来床。” 杨冬湖听着,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来:“你爹为什么打你?” 赵洛川咧嘴一笑:“我娘读过书,她觉得读书能长见识,就把我送到村里的学堂里去上过几天学。我不爱读书,就爱上树掏鸟蛋。我们的学堂那时候很破,屋顶有个大窟窿,下雨的时候就用油皮纸盖住,不下雨了就掀开。” “有一回我逃了学和村子里几个小伙伴去学堂后头的大树上戳马蜂窝,掉下来的马蜂窝正好掉进了那个大窟窿里,把夫子和几个上学的孩子脸上蛰了好几个大包。我爹压着我挨家挨户的去给那几个孩子的父母道歉,又赔了不少钱。后来夫子也不肯再收我,我就跟我爹上山打猎去了。” 杨冬湖没想到他小时候那么淘,想想他小时候挨打的样子就发笑,逗得他乐不可支的说道:“怪不得挨打呢 ', ' ')(' 。” 赵洛川见他笑的开心,也跟着他一起笑:“小时候确实挺欠打的,我爹下手可重了,手里有什么拿起来就打,那次木棍都打断了。不过也好,得亏我爹能治住我,不然我不一定能长成什么样儿呢。”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赵海溺爱孩子,那如今赵洛川可能就会变成个无恶不作的混混吧。 赵洛川止住了笑,继续道:“我再跟你说说我娘吧,我娘是从江南来的,听她说她们那儿到处都是水,有时候出门不用坐马车,坐着船就到了。” “她原本是个采莲女,家里过的也很苦。我娘给她们那儿有钱人家里送莲子,有钱人家的大小姐是个善良的人,她看我娘可怜,就买了我娘当丫头,教我娘读书认字,还给我娘取了个新的名字叫莲衣。” 收起了刚才调笑的语气,赵洛川声音有些闷:“那位大小姐嫁了人,我娘变成了陪嫁跟着大小姐一起嫁进了另一个有钱人家里。那夫家待大小姐不好,没两年大小姐就被磋磨死了,我娘也被赶了出来。她无路可去,又回到了把她卖掉的家里。幸运的是她的哥嫂是个好人,没嫌弃我娘在家里白吃白喝,还给我娘找了门亲事。只是天灾人祸难躲,我娘还没嫁人,就被一场洪水摧毁了家园。她只好一路北上逃难,直到遇见了我爹。” 杨冬湖有些感慨,以前这种事只能在电视剧里看见,如今亲耳听了,只觉得更加的悲凉。 “我爹要照顾我叔,一直没娶亲。后来省了钱,给我叔娶了翠兰婶子回来,但我爹自己年纪被耽误的大了,就一直打着光棍。” “我娘一个人不明不白的来到这里,村里人嫌弃没人肯要她,她就跟我爹回了家。我娘脾气好,永远都是笑眯眯的模样。我犯错挨了打,她从没责骂过我,只是把我搂在怀里问我疼不疼,然后再仔细的跟我讲对错和道理。” 赵洛川说着眼睛都有些湿润,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没有变化,停顿了一会儿继续道:“我娘逃难时落了病,一直身体不太好,在我八岁那年的初冬,她躺在我爹的怀里去了。我娘刚走的时候我不相信,村里有人说我娘死了我就跟他们打架,一路哭着回来找我爹要娘。我爹头一次知道我和别人打架没揍我,就抱着我哭,那时候我就明白,我是真的没有娘了。” 杨冬湖还记得赵方初说赵洛川小时候打不过偷偷躲起来哭,那么大点儿的小孩,挨了打也没有母亲可以撒娇,他想想就心酸。 他很能感同身受,杨冬湖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后来奶奶去世了才被父母接走,他的父母有跟没有一样,从小缺少家庭的温暖。 杨冬湖走到赵洛川面前蹲下身,双手覆盖在那双大手上,声音轻轻道:“你娘要是知道你现在这么厉害,肯定很欣慰。我奶奶说,人去世了就会在天上一直看着我们,你娘肯定也看着你呢。” 赵洛川以为他说的奶奶是杨家老太太,猛然想起杨冬湖之前的处境来,赶紧收拾好了情绪,回握住了杨冬湖的手:“我娘要是知道我娶了这么好的夫郎,不知道得多高兴呢,明天你跟我一起去看看我娘吧。” 杨冬湖眉眼带笑的模样又一次笑进了赵洛川的心里,赵洛川看他嘴巴一张一合,清冽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好。” 石榴酒 赵家庄这个村子在赵洛川太爷爷那一辈才形成的,也都是受了天灾无路可去的困苦人家逃到了这里。 官府里的大老爷给落了户,分发了土地,让他们在此安了家。 赵洛川太爷爷来得晚,他在这落户的时候周围好一点的地都被分完了,只剩下些贫瘠的,根本养不活一家人。 太爷爷别无他法,只得选择上山当了猎户。 所以他们这里的人是没有祖坟这一说法的,有地的人家有老人去世,就直接埋在了自家地里,也有人会选择往山上埋,说是风水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