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1)

(' 天色明亮,马车离开视线。 水笙在台阶上收起眷恋的眼神,刚进门,乖巧的脸色顿时布满愁云,手心扶着墙,肩膀一抽一抽。 他眼眶通红的跌坐在地上,任小狼怎么拱,都没了起来的力气。 不知几时,门外响起马蹄咕噜的动静。 水笙忍着哽咽错愕回头。 赵弛面目无奈,亦有不舍。他去而复返,看着跌坐在地的少年,双手将人抱起,拍去衣上的泥尘。 “赵弛……你怎么……” 赵弛望着水笙黑白分明,湿漉漉的眼睛,道:“不放心你,想着你可能躲起来悄悄流泪,就折回来了。” 又道:“跟我去沂州吧。” 秋老虎发着威,一股一股热气从地底下冒,路边的草丛大多蔫着趴下了。 官道上车辆时来往,行人神色不振,都被这股秋老虎蒸得打不起精神。 这是水笙出来的第四天。 那天赵驰将他带上,先去找先生告假,顺带把小狼留在先生院子里。 李文秀喜欢威风凛凛的狼犬,乐意带着,且还能看家护院,实为美事。 随后,水笙简单收拾,与赵驰一同乘车赶路。途中若无意外,二人天不亮就启程,待夜幕四合,方才休息。 此时水笙半蜷在简陋的车厢里,昏昏沉沉,却又燥得无法入睡。 虽有阴影遮挡,小脸仍热得直冒汗,衣襟领口湿了一片。 他拿起水囊,小心翼翼饮了几口淡盐水,眼睛蒙蒙地眯着,往驱马的男人望去。 赵驰一身灰色麻布短衫,汗水透湿肩背,修健的小臂晒得发黑,汗珠交错,淋着一层油光。 窥他面色,倒是平稳,并无旁人那般的无精打采。 水笙从车厢挪了挪位置,来到前头。 他把水囊的口对准赵驰嘴巴,哑声道:“喝一点。” 赵驰匆匆饮些盐水,看水笙几根发丝乱翘,一张小脸红扑扑,脖子上洇着些湿润,便又催促他回车里休息。 水笙从怀里拿了块棉布,把赵驰脸上和脖子的汗擦了,没多呆着,闷闷地回到车厢坐下。 因为赶路,途中多有奔波,即便干坐,也不算轻松。 水笙抻了抻僵硬的胳膊和腰杆,无论多煎熬,从未出声抱怨过一句。 是他自己想着要跟赵驰出来,便不会后悔。 念及身子单薄,路上更不敢懈怠,始终小心照顾好自己,唯恐出了什么差错,给对方添麻烦。 除此之外,水笙时常给赵驰擦点汗,递些水,在不牵累对方的情况下,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然心满意足。 日头当空,赵驰寻了处树荫将马车停靠。 见状,水笙知晓对方要补充体力了。 他取出干粮和水,与赵驰凑到一块。 赵驰往旁边微挪几寸:“汗重。” 赶路的人大多狼狈,水笙虽也出汗,却干净整洁,赵驰不想弄脏他。 水笙轻轻抿嘴,未如往日缠紧,把棉布递过去。 赵驰见他小脸紧绷,软绵绵的人难得有点脾气,倒是笑了一下。 水笙一下子脸红,低着头,呐呐咬饼,不多时,又恢复成平日的模样。 不远处,一伙人成群结伴靠近,他们企图拦下路边的马车,以求一些粮食。 定睛一看,各个面黄肌瘦,蓬头垢面,衣衫破烂,脚下连一双草鞋子都没有,应是从其他地方辛苦走来的流民。 “这位爷,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求求大哥给点干粮……” 一片讨食声,过往行商怕招惹麻烦,避之不及。 赵驰沉眉不语。 水笙望着怀里的水和干粮,动了恻隐之心。 “赵驰,可不可以分点粮食给他们……” 他曾经一路逃难而来,见到相同经历的百姓,不免戚戚,情绪难忍,眼眶微红。 赵驰并未拒绝,一点干粮不值几个钱,换得水笙心安,给就给了。 “你在此处呆着,不必下车。” 水笙见他答应,松开轻抿的唇,浅浅笑了一下。 “嗯~” 约莫十几个流民,赵驰把一半干粮分出去,剩下的够两人吃些日子。 途中若有驿站,茶肆,还能随时补给。 流民见这面目冷酷的男子分给他们干粮,连连跪下磕头。 赵驰没有多话,给完东西就走。 * 回到马车,水笙小心打量男人脸色。 他知晓对方不是多么热心肠的性子,有此一举,很大缘由是因为自己。 “赵驰,你怪不怪我多管闲事……” 赵驰重新驱动马车:“怎会怪你?” 又道:“给的粮食虽然不多,却能救他们一命,如此甚好。” 同时还想着,兴许以前水笙也受过这样的善举,若非有人舍出一口粮 ', ' ')(' ,自己哪有机会遇到他。 过午后,赵驰观望天色,忽然停止赶路,将马车停靠在树干后。 水笙抬眼:“怎么了?” 赵驰说道:“将要下雨,先避一会儿。” 水笙打量一片晴朗的天,心里不解。 见状,赵驰低声与他解释,水笙听得一知半解。 眼前所见,天边出现极为庞大的云层,高隆着,犹如城池那般。 而入秋后虽还燥热,但时常有风,风大凉快。 赵驰驱奔马车在官道疾驰,到此刻,却一丝流动的风都没有,可见将有一场急雨。 听完解释,水笙认真记在心里。 他抬头观察,只见云层渐黑,盛烈的日头缓慢被遮挡。 不消二刻,已是乌云密布,大风迎面吹,掀起一阵沙尘泥土。 水笙睁大眼睛,语气惊疑,又充满崇拜。 “真的要下雨了?!” “赵驰,你好厉害……” 赵驰加固车厢,与他并肩而坐,拨了拨水笙被风吹乱的头发。 “过去长久在外,看得多便会了,算不得本事。” 马车避在树干后,背去大部分风,又因秋雨少雷,在此停靠,还算可行。 一场骤雨打落,泥土的味道直涌。水汽带来几分清凉,水笙吐了口灼热的闷气,没多久,眼皮便坠着。 赵驰铺好垫子,让他躺下睡一觉。 不到半时辰雨就停了,山间焕发绿意,趁着凉快,赵驰继续驱策马车,欲在天黑前带水笙找个地方休息。 这样的急雨不久后又落两三场,因雨不大,时辰短,赵驰便未停车,一路直赶。 傍晚,他在驿站五里处找到一间破庙,见庙中无人,先进去简单收拾一番。 水笙则负责收拾行李,待赵驰唤他,这才抱着行李下车,赵驰则把木箱扛进去。 夜色四合,庙外雨声沥沥,又下了雨。 水笙吃完干粮,用水简单擦拭后,只觉骨头松散,连悄悄话都少说了。 趁着火光,靠在赵驰怀里昏昏欲睡。 半夜,他忽然被热醒。 水笙口干舌燥,下意识往旁边摸水囊,却碰到一具滚烫的身躯。 他吓了一跳,睡意倏地消散,连忙睁眼。 赵驰正靠在一旁,眉宇紧皱,嘴唇干燥起皮,眼尾泛红。 “赵驰……” 水笙不断呼唤,手指贴着对方的鼻端,惊觉喷出的气息滚热,额头像块出炉的烙铁。 向来健壮的赵驰,居然在半夜发了热症。 水笙霎时六神无主,手心颤抖地捧起对方滚烫的额头,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赵驰,赵驰,快醒醒……” “水笙。”赵驰艰难睁眼,见他眼睛湿润,微微抬起指腹,一点一点抹干净。 病来如山倒,赵驰这具数年都不从生病的身体,一旦倒下,只觉沉重无比,连抬手都费力。 “别哭。” 赵驰目光有些疲惫:“不会有事。” 他嗓子沙哑,水笙捡起水囊,让他靠在身上,慢慢往那干涩的嘴唇喂去清水。 赵驰喝了水,缓回一丝气息,仍然无力。 他深知不能倒下,稳了稳心神,道:“遇事不要慌,先去把最小的木箱打开。” 水笙如梦方醒。 方才太过紧张,以致于丢了反应。 这时见赵驰醒了,还能说话,理智便回来些许。 他把赵驰重新放到垫子上躺着,从腰侧取下一串钥匙,打开小木箱。 出发之前,赵驰担心他生病,顺手带了些去除热症的药草。 药草多为百姓常用,凡谁淋了雨,或头疼脑热,都可用来熬成水喝一些。 水笙架起小锅,加些清水,倒入一包药草,接着回到赵驰身边,用沾了水的棉布替对方擦拭。 打量疲惫合眼的男人,他心中既甜蜜又酸涩。 两人无论在何地,总是赵驰照顾他得多,这一次,赵驰生病了,他该坚强起来,如对方那样,学会照顾人才好。 要成亲的人,都是一起互相依靠,搀扶着过日子的,他总不能时时依赖赵驰的照顾,也要像个大人那般,做对方的依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