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1 / 2)
('<!--<center>AD4</center>-->Chapter24
五条进门时,夏油正在锻造台前调试仪器。高个子投下的阴影遮蔽光线,夏油条件反射地缩了手,把旋钮一转到底。
“在做什么?”五条趴在仪器上,扒着隔板往前探头。那东西体积很小,被机械臂挡得严严实实,什么都看不出来。他用仅有的好奇心踮起脚,却正好见到器械缓缓停止运作,提示音响起,蒸汽逸散溃逃。
夏油悄悄松了口气,没动桌上的东西,笑着应道:“做个小物件,试试这玩意儿能完成多高精度的作业。”
五条也没那么感兴趣,耸耸肩表示自己听见了。他依旧把下巴搁在隔板上,睁着亮闪闪的眼睛说:“上楼看看呗,我正好拼到一半。”
这是在说进行中的芯片实验。自从他们开始动手排线选材,各路问题便陆续蹦了出来:从最微小的晶元排布到兼容性,这些从未留心过的错漏逐一出现,化作拦路虎阻碍进展,半点没有绕路的办法。
老陈也同他们说,自己从零开始造芯片是最难的——没有参考借鉴、更没有前人铺好的样板,什么都得自己摸索,花时间还不一定行得通。
但夏油和五条毕竟非同寻常,这些或许能困扰普通人大半辈子的问题在他们眼中不痛不痒,只要耐下性子一步步解决,总会把性能调整到最佳。
问题是那之后的技术测试。对多线程工作最为熟悉的五条负责初期准备,把他们拼装好的芯片插入检验槽,调用部分‘瓦尔登湖’的防火墙数据以参考练习。尽管夏油一再强调这么做的风险,五条依然坚持这是最直观也最严谨的测试方式,并顺利完成前置准备,可以随时开始测试。
在准备期间,夏油始终致力于调整芯片的构筑方式,确保它没那么脆弱。他期望这枚芯片能不拘泥于传统物理形态,转而拥有更多、更深层的性质:易折易弯、可挤压可变形等等。只要中核心不被破坏,这东西就能一直发挥功用。
可惜以他们现有的物质条件断然供不起这么耗时耗力的研究,夏油只能退而求其次,与五条一同把已臻完善的芯片重新拆卸、打磨,寻求一个最高效最稳固的装持法。
“好,这就来。”夏油关上电源,把那神神秘秘的小东西揣进手心,跟五条上了楼。
这数月以来,他们已然将二楼据为己有。老陈对两个年轻人是越看越喜欢,直接答应启用尘封的实验室,任由他们随便折腾。这里标准规范的器械帮了大忙,每当夏油缺少实践依据、又或五条闲不住想动手玩玩时,二楼都提供了舒适的空间环境。
拉开电闸,一排排白炽灯逐渐亮起,露出摊了一桌的零件和计算机。铁锈色渲染了整间屋,仿佛空气都充斥着浓郁的机油味,渗进机理、深入肺腑,把全身血肉置换成填充动力炉的钢筋铁骨。
五条拿着半成品凑过来,用镊子一一指给夏油看。
“这个地方……如果往这儿稍微调一下,过电速率能快上1.4倍。之前我们说的接口问题,如果按照地表流通货的样式改,可能没法支撑足量元件。不妨设计成匹配得上的形状吧,推广是困难了点,咱们又不卖来赚钱,奇形怪状也不碍事。”
夏油静静听着,从身后摸来一把螺丝刀,快准狠地照着大腿扎。痛觉刺激神经,他垂着眼等倦意消退,感到温热的血液从伤口流出,蜿蜒向下。
“那就这么办。”他平稳开口,“线槽的事之后再说,只要先把这个版本固定住,就可以向下阶段推进了。”
离开实验室时,五条眼快地瞄到了那把螺丝刀。他隐约瞥见铁色螺旋上沾着些许暗红,刚要开口问,就被夏油推着后背送了出去。
“走吧,”夏油说,“还得让安德烈帮忙买个读卡器呢。”
回到阁楼,五条被老陈雷霆万钧的咆哮叫走,留夏油坐在床边。他小心地避开织物,缓缓掀起裤管,露出膝盖上方一指处的伤口。
他特意没怎么用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