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2 / 2)

一是文德殿那位病势沉重,二是担忧锦王坐地成大,不欲她管控西北。

锦王却哼了声,“陛下的太医还三不五时地出宫去各亲王郡王大臣家看诊。再者,我来西北也是阿兄赞成的。”太医能走动离开,说明皇帝的病并非外界相传那样严重。赵宜芳猜测和逼她成亲有关。

', '')('<!--<center>AD4</center>-->蓬莱也沉默了,“莫不是殿下对颍王提过婚事?”

赵宜芳伸手捂住哈欠,“我困了。”再猫儿一样缩进谢蓬莱怀里,伸手和谢蓬莱十指攥紧,“我这一遭定要回的,可断不会让谢师受委屈。”

人在他乡沉沦十几年,谢蓬莱已经不在意“委屈”二字。她见锦王的确困顿,便守到她入睡才起。

子时梆子响起,赵宜芳才默默起身穿上衣物。

一旁的谢蓬莱早就衣衫整顿,帮锦王梳头后送她出门。听到动静的任六已经到院门前等候,赵宜芳回头看谢蓬莱,伸出手替她抚平衣襟,“谢师回吧。”沙海此刻缺了谁都缺不得谢蓬莱,锦王回京应酬也带不走她。

谢蓬莱从袖中掏出一摞写好的书信给锦王,“殿下可回去再看,其中计议皆是谢某思虑再三的,殿下若觉可行,可采纳一二。”锦王睡着的那会儿她就写好了书信。她的唇瓣几不可见地抖了下,“保重。”

赵宜芳将信收进怀中,“方才还在谢师屋里寻索着能带走的物件,还是谢师想得周到。”她顿了顿,深吸了口气,“走了。”

谢蓬莱目送她们一行走到巷口,一直到新雪几乎盖住了脚印才松开握紧的拳头。半宵缠绵像一场早来的春梦,她心头漾开无穷无尽的不舍……

赵宜芳回京的决定下后,锦王府灯火彻夜明亮。第二封信让赵宜芳下定了即刻启程的决心——是颍王赵宜项病重。

“亲兵都带上,留下五十人护院,都听谢县令和侍读云白鹭调遣,沙海事宜由谢蓬莱和廖大人合计。”赵宜芳和离昧商议了一个时辰,“即刻将那个户部员外郎范衡也秘密护送回京。”

离昧深深看着她,“殿下以为颍王病重是个借口?”

“应该不是借口,阿兄几为储君,事关大位传承,不会以此事为引诱我回京。”赵宜芳看了看手里的书,再扔进箱中,“他毕竟是范舒成的儿子,关他些日子算是惩戒。安安稳稳地将这老范的心肝疙瘩一并护送回京,算送个台阶吧。”

“邹士衍——”离昧想了想,“殿下出城后一日再等沙海来报即可,此事殿下权当不知。”

赵宜芳点头,“我走了,西北各路的援兵才能领命进驻沙海加强城防。”她笑了笑,“卢尽花那边两万银两我怕不够,再留一万给她,急时来取便好。”

“殿下可想过此番若入京凶险,且西北新乱,人心初定。想再回来可就难了。”离昧话里有话,赵宜芳听出后窈然一笑,“镇戎军的郭义骁和德顺军的曹之玮向来不对付,他二人在西北互为瞭台,朝廷有什么不放心的?至于入京,我自有计较。”

她又拾起一本由谢蓬莱抄录的孤本放进书箱,“对阿兄来说,西北放谁他都不放心,早晚还指着我先替他守门。”赵宜芳又叹了口气,“眼下要紧的是阿兄的病。”

想到谢蓬莱给她的书信,赵宜芳取出后才发现那是三封。一封《沙海谢蓬莱请婚于锦王赵宜芳书》,本朝的婚书由任一方书写,成亲双方签字画押即可。赵宜芳看完这封措辞谨慎真诚却又称得上胆大包天的请婚书,折好后重新藏进衣襟,心虚添了句,“私事。”

见离昧嘴角动了下,她想了想,还是递信给离昧,“本王与谢师……现在文书都齐全了。”她低头看谢蓬莱的第二封信,“下官谢蓬莱急请出师沙海驱北夏寇书”,这是谢蓬莱请要临时调兵的书信,防的就是北夏人卷土重来。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