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冻土上的渴望与野心、碳中和(2 / 2)
而对此次三美协商,上级并不愿意参与。
因为三系对欧洲的态度,越来越冷硬,上级需要独立事外,作为缓冲。
这不是当和事老,是为了避免反复无常的北美,忽然背刺三系,导致三系被欧美孤立。
但推动全球碳中和,需要‘主体’出面。
北美出动小布政府。
东方总不能出动十里营街道办。
所以老沅不得不以内参负责人的身份,出席此次会议。
会议中。
双方例行公事的宣读了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负面消息。
随后重点描述了南极上空的巨大缺口…
许久。
老沅端起青瓷茶盏,轻呷一口,目光扫过北美代表团紧绷的西装和领带,“根据我方卫星监测数据,欧洲钢铁电力产业的碳排放量,平均每年增长17%,这相当于每天烧掉三座亚马逊雨林。”
赖斯严肃的点点头,“是的沅先生,我方认为,欧洲对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也对全人类生存造成极大威胁,所以我方认为,我们不仅要重启京都协议书,还要签署一项新的协议,用于改善母星气候和环境。”
“我方十分赞成!”
老沅说完,在京都协议书的核准列表中,签下东方印记。
囯与囯之间的协议,签署流程包括:
签署(我同意你说的,但不代表我加入)、
批准/核准(你允许我加入,或我同意加入)、
接受/加入(你接收我加入,或我正式加入)。
这代表当初为了限制东方工业发展的紧箍咒,正式生效,但现在却要套在欧盟头上。
并且接下来,欧盟头上还会套上一个新的协定(巴黎协定)。
协商会议结束后。
北美主导的新闻媒体,开始倡导保护环境、保护母星生态。
并指责欧洲的煤电厂,包括徳国最先进的,投资近30亿欧元的莫尔堡火力发电厂;珐国最大的,占珐国发电总量30%的科尔代迈发电厂;荷兰最大的,跟珐囯几乎同等规模的埃姆斯海文发电厂…
同时引导欧洲舆论,组织欧洲民众抗议,要求欧洲各国拆除煤电厂。
欧洲在利斯镇核电厂事件发生后,几乎关停了所有核电厂。
后来大卫·恩斯格带领舰队,威胁欧洲签署‘核废料回收’,又顺手拆除了大量核电厂。
如果欧洲现在再关停煤电厂,预计欧洲80%的地区将会停电(剩下的是水电、风电)。
欧盟知道,这是万恶的三美联盟又举起了屠刀。
对此,曾经坚持执行京都协议书,时不时催促东方尽快核准的欧盟,现在开始推三阻四。
然而北美主导的新闻媒体发力后,三系考虑到盟友的责任,三元通信网也开始发力。
迈入7月份。
当欧洲议会进入休会期的时候(降低了决策阻力)。
欧洲遍地都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拒绝污染,爱我家园’、‘减少污染排放,共享绿色生活’的标语,以及越来越庞大的游行队伍。
7月中旬。
徳国负责人在一片嘘声中下台。
紧接着,德国投资30亿欧元,世界最先进的煤电厂,在一声巨响中,被徳国自己爆破成了渣渣。
伴随爆破,徳国绝大多数地区,齐刷刷陷入狂欢。
仿佛这是一场巨大胜利。
同一时间。
珐国负责人扛不住压力,宣布拆除境内4座老式煤电厂。
但珐国民众在北美舆论主导下,并不买账,要求拆除所有。
珐国负责人对此无所表示。
很快,珐国爆发前所未有的游行抗议。
算上进城抗议‘反三’的农民,珐国各大城市,人山人海,热闹程度远远超越了刚刚结束厂内招生考试的十里营。
而欧洲居民的大量外出,减缓了欧盟夏季能源需求的高峰压力。
令绝大多数人不曾察觉,随着煤电厂的减少,欧洲供电量直线下降。
7月22号。
三美和谈第二轮落下帷幕。
此次协商会议中,双方达成‘金融化能源’,也就是所谓的碳配额、碳交易。
或者说。
京都协议书要求减排6种温室气体,并参考全球经济gdp占比,分配给世界各国一定排放量。
比如根据gdp总量,你每年最多排放5个单位,我每年最多排放8个单位。
如果你需要更多,我却不需要,我可以把我的8个单位,设置成一定价格,卖给你。
直白讲,符合碳排放标准的三美,持有更多的碳配额。
然后把这些碳配额卖给全球各国,就能换回大量美刀、资源。
北美金融危机,需要美刀。
三系重视发展,需要资源。
双方一拍即合,也就重启碳中和。
当然,欧盟对此并不认可,甚至拉拢其它国家,一起不认可。
“流氓!”
“强盗!”
“反对三美霸权!”
阵阵骂声中。
主导全球40%核能市场的通用电气和通用动力,双双宣布美系核能设备价格上调,上调幅度450%。
紧接着。
主导全球35%核能市场的三元高科和三元能源,怒骂通用电气趁火打劫。
随后宣布为了不构成恶意竞争,不得不上调三系核能设备和三系核污染处理的报价,上调幅度800%。
欧盟:“.”
但这并未结束。
7月23号。
美系企业上调风能、光伏、水利、柴油发电等能源设施的报价。
三系企业紧随其后,相关产品报价,同样上调。
7月24号。
美系企业上调电池、马达等商品的报价。
三系企业+1。
尤其三元锂电、三元电容器,涨价幅度高达2000%。
7月25号。
美系空调、冰箱、冰柜,全面涨价。
三系企业+1。
因电力供应出现问题,已经被热哭的欧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