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三系绕月飞行(2 / 2)
“等等,兄弟们,这种登月方式,怎么感觉像蚂蚱,一跳一跳的?”
“卧槽,还真有点像!”
“胡说八道,这明明是筋斗云,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
“人家是十万八千里,你这才1万公里!”
“看来三系也没那么牛逼,砸了那么多钱,搞出了核动力空天飞机,又消耗那么多资源,搞出了蚂蚱平台,到头来,却不如筋斗云。”
“楼上的,你傻比吧?”
“大哥大姐们,谁能分析一下,三系核动力飞机放在西方,造价多少?”
“抱歉,这个真没法计算,因为目前公开的新型材料,西方全都没有,包括核动力装置,也不是西方体系,如果非要换算成西非报价,少说3000亿美刀吧?”
“楼上的又在胡说八道,三系的崛起历程,就是抄抄抄,不是抄东方现有的,就是抄冰熊,或者抄欧洲,或者抄北美。”
“楼上的,口说无凭,你倒是举例啊!”
“j11b系列抄j10,高性能j14抄雪鸮,无头骑士抄103战车,东岳号抄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北美武库舰设计方案…”
“楼上的,都06年了,别跪着了,该站起来了,稍微读点时事要闻,也不至于这么丢人,给你简单讲一下:j11b系列之所以牛比,一是一体化压铸机体,该技术来自全球唯一一座‘钢铁熔炉’,这是西方没有的东西。
二是三系高精密加工,该产业链包括高精密磨具、高精密数控机床,这同样是西方没有,或者做不到的东西。
二是三系指挥作战平台,该项目由三系显卡矩阵、三系ai、三系电子管中央处理器、三系自研系统、世界最大电子管超级计算机构成,同样跟西方没有任何关系。
而j14抄雪鸮更是无稽之谈,如果雪鸮那么牛掰,上级也不会舍弃后,跑去搞j20。
东岳号抄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北美武库舰设计方案就更扯了,那明明是一艘‘煤船改’,否则冰熊和北美早就联合向三系索赔!
再跟你说点别的,标枪式导弹,西方有吗?鲲鹏两栖巡航导弹,西方有吗?核动力大黑鱼,西方有吗?核动力空天飞机,西方有吗?
别说这些,它们连基因优化、mt守望者机器人、城市管理-山神系统、乡镇管理-土地公公系统、姻缘婚配-月老系统…全都没有。”
“骂得好!”
“强词夺理,如果三系牛比,世界上那么多国家,为什么买欧系武备,买美系武备,却不买三系?”
“如果都买三系,还怎么显得三系牛比?”
“那个说强词夺理的,告诉你一件事实,三美和谈之前,足足打了六年,这六年中,北美从艾娜克,到亚丁湾、东非前线,再到白令海、菲律海、南洋、墨西哥,一直再输。”
“嘿嘿,我给楼上的补充一下,在众多冲突中,三系很少亲自上场,要么是西亚马队打北美,要么是红海海盗打北美,要么是南洋联合舰队打北美,要么是非洲21囯打北美,并且全都打赢了。”
“卧槽,听你们这么一说,北美还是那个美帝吗?怎么感觉这么虚?”
“资本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快看直播,要开始了!”
画面中。
编号为002的三系核动力空天飞机,静静的蛰伏在新三元重工的航天发射区。
其造型与盘踞在白令海上空的001号相似,但机翼采用了后掠结构。
也就是起飞后,达到一定高度,机翼可以向内收缩25°,令翼展变得更短,减少空气阻力。
而此时此刻。
无人装载车正在向机舱搬运用于打造月球轨道发射平台的建筑模块。
另有一些向月球地表投放的定位器、扫描器、无人勘探车…
上午10点。
专用发射平台的地勤人员,第三次人工检查和校队后。
002号三系核动力空天飞机,由牵引车拖拽到跑道上。
很快,飞机屁股后方冒出阵阵蓝光,机翼上面的推进器也逐渐扭曲空气。
五分钟后。
跑道起点弹出一个大型led指示牌:电磁轨道准备就绪。
下一刻。
reng~~~
核动力空天飞机犹如磁悬浮列车,在跑道上骤然加速到180km/h,并逐渐攀升到380km/h。
旋即抬头、升空、继续抬头、垂直升空、加速、加速、加速…
短短不到30秒,巨大无比的核动力空天飞机,就已经冲破云层。
几乎同时。
直播画面中铺满弹幕:
“飞起来了!”
“666!”
“三系牛比!”
“新时代!”
“航天时代来了!”
“都闭嘴,接下来该蚂蚱跳了!”
“神特妈蚂蚱跳,是筋斗云!”
以三系航天的实力,从地表抵达近地轨道,包括入轨,仅需五六分钟。
所以很快,直播间出现三系空间站的画面。
透过培育区的透明玻璃,亿万网友,包括观看直播的北美、欧洲、冰熊等等,看到了卡车大的南瓜、篮球大的西红柿、比人还高的黄瓜、长达十数米的丝瓜和豆角…
“大哥大姐们,怎么感觉画风不对啊?”
“这是太空育种,果实大点,很正常。就像我们,众所周知,母星是圆的,但我们人类却可以脚踏实地的站在上面,为什么?因为有引力把我们吸附在上面,否则就会被甩出去,同样道理,引力吸附我们,构成一种压力,或者说重力,令我们跳不高,也很难长高。
而到了近地轨道,虽然依旧无法挣脱母星引力,但引力作用变小了许多,如果一种植物从新开始生长,只要营养成分足够,体型也就会变大…”
“这么说,到了月球,植物体积还会变更大?”
“体积不清楚,但月球重力约0.16g,预计小麦单穗粒数,比三五小麦增加47%,到时候,产量肯定有所提升。而参考地表9.8m/s(1g)的重力加速度,植物到了月球,细胞壁压力将会降低84%,水分运输效率提升148%,以水稻为例,会出现抗倒伏基因表达增强…总的来说,以三元农业的现有实力,一旦实现月球育种计划,然后再提取相关基因,对地表植物进行优化,等新一批三系种子问世,未来十年,我们基本不会出现粮食问题。”
“西方呢?”
“关西方什么事?他们得拿钱买,拿资源换,拿技术进行交易。”
“好家伙,我终于知道世界粮商有多厉害了。”
“再厉害,也要拳头大,否则早晚会被抢。”
“有道理,瞧瞧欧洲企业,成批成批的被北美迁走。”
“弹幕能不能少点,我要看三系绕月啊!”
“看啥,睡觉,抵达38万公里处,要进行38次蚂蚱跳,怎么说也要9个多小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