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又一个女朋友,困难(2 / 2)
列车停稳。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出车厢,随着人流,走向出站口。
蓉城东站的规模极大,设计充满了现代感与科技感。
巨大的玻璃穹顶下,人潮涌动,充满了西南地区独有的、那种既悠闲又充满活力的气息。
走出验票闸机,来到宽敞的出站大厅。
谢疏雨停下脚步,转头问道:“秋秋,你家在哪个区?我朋友开车来接我,如果不绕路的话,我顺道送你一程吧。”
程秋秋连忙摆了摆手,“不用了谢总,我自己坐地铁就行,很方便的。”
“也好。”谢疏雨没有再坚持,她看着秋秋,明亮有神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温和,“我会在蓉城待一段时间,有什么事,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
“嗯,谢谢您,谢总。您也…注意休息。”
简单的道别过后,程秋秋拎着行李箱,朝着地铁入口的方向走去。
很快便汇入了汹涌的人潮之中。
谢疏雨站在原地,目送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才缓缓收回目光。
转身,朝着另一侧的出口走去。
刚一走出通道,一道熟悉的身影便映入了她的眼帘。
“小雨!”
一个穿着卡其色风衣、留着利落短发的女人,正靠在一辆黑色的奥迪a6l旁,笑着朝她挥手。
“染染。”
谢疏雨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真正放松的笑容。
来人正是的多年好友,孟染。
也是她大学上下铺的好姐妹。
“我还以为你要晚点呢。”谢疏雨走上前,和她轻轻拥抱了一下,“怎么样?我让你查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放心吧,”孟染帮她把行李箱放进后备箱,一边关上车门,一边说道:“那位【蜀鲜冷链】的陈公子,情况非常复杂。走吧,上车说,顺便带你去尝尝蓉城最地道的私房菜。”
两人相视一笑,坐进了车里。
黑色的奥迪a6l汇入晚高峰拥挤的车流,朝着市区深处驶去。
暮色,正在这座繁华的都市里缓缓降临。
……
地铁7号线在地下隧道中平稳地穿行。
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熟悉站名,听着耳边那此起彼伏的川渝方言。
程秋秋有种说不出的、恍如隔世的感觉。
她的家,或者说,她母亲现在住的地方,在杉板桥附近的一个老旧回迁房小区。
那里属于蓉城的东二环,一个充满了浓厚市井气息,新旧建筑交杂的地方。
也是她从初中开始,度过了整个压抑青春期的地方。
那里的每一条小巷,每一棵黄桷树,甚至空气中弥漫着的、火锅底料与潮湿混合的气味,都曾是她拼了命想要逃离的过去。
而现在,她又回来了。
地铁在“理工大学”站停下。
程秋秋背着包,随着人流下了车,换乘公交,又坐了四五站,才终于在那个熟悉又陌生的站台下车。
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路灯发出昏黄的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穿过一条人声鼎沸的嘈杂街道。
她的身影停在了一栋看起来颇有年代感的红砖家属楼下。
一步一步,拾级而上。
最终,停在了4楼一扇破旧的防盗门前。
拿出钥匙,插入锁孔,轻轻一拧。
“咔哒——”
门被推开。
眼前的一切,是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
走进属于自己的那个小小的房间,她将行李箱立在墙角,打量着四周。
房间很小,只有不到十平米。
一张单人床,一个老旧的衣柜,还有一张被各种书籍和画具占满的书桌,几乎就是全部。
墙上贴着很多张苏渔的海报。
这里,仿佛被时间凝固了,一切都还维持着她离开时的模样。
她的眼底,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丝怀念又抗拒的情绪。
将行李放好后,秋秋没有过多停留。
拿出洗漱用品和换洗衣物,放到背包里,低着头,一言不发地朝外走去。
……
从小区出来,秋秋在路边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蓉城第二人民医院。
住院楼,六楼。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酒精的味道。
走廊里很安静,只有护士站传来偶尔的交谈声和仪器发出的“滴滴”声。
她走到603病房门口,透过门上的玻璃窗。
一眼便看到了那个躺在床上的虚弱身影,闭着眼睛,输着液。
正在这时。
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哎呦,秋秋!你可算来了!”
秋秋转头,便看到了正拿着水杯,从热水区走过来的王爱娟阿姨。
“王姨,辛苦您了。我…妈,她怎么样了?”
“医生说没什么大事,就是轻微脑震荡,住院观察几天,没事就能出院了。”王爱娟将热水瓶放到地上,又说道:“你之前转的钱,我都交了住院押金了,多出来的等出院的时候就能退给你。”
“谢谢您。”
“客气啥,都是老邻居。”王爱姨拍了拍她的肩膀,“你来了我就放心了,你妈睡着了。我得赶紧回去了,家里还一堆事等着我呢。”
两人简单道别后,王姨便匆匆离开了。
秋秋在门口站了许久,才终于鼓起勇气推开了那扇门。
这是一个标准的大病房,里面并排摆着五张病床,都住着人。
空气中,混杂着药味、饭菜味和病人身上特有的气息,有些沉闷。
走到了最里侧的病床前,在塑料凳子上坐下。
她看着那个头上缠着一圈厚厚纱布、脸色苍白的女人。
记忆里,这个女人总是精明而泼辣的,腰杆挺得笔直,说话像连珠炮一样又快又响。
对于儿时的她来说,那是一种充满了压迫感的存在。
可此刻,她看起来比记忆中苍老了许多,仿佛所有的精气神,都随着这场意外被彻底抽干了。
也是,她那么爱钱。
把钱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为了挣钱,从老家跑到蓉城,开个小吃店,起早贪黑,连自己都顾不上。
如今一辈子的积蓄打了水漂,人还躺在了这里。
时间,就在这沉默中,一点一点地流逝。
秋秋就那么愣愣地坐着,一言不发。
不知过去了多久。
李美华的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缓缓睁开了眼睛。
她先是一愣,似乎没反应过来。
“秋秋,你咋个…突然跑回来了嘛…”
秋秋用不带任何情绪的语气反问道:“不是你天天打电话催我回来的吗?”
李美华张了张干裂的嘴唇,想说什么,却又像被什么堵住了。
最终,她下意识地避开了女儿的视线。
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泼辣,只剩下狼狈和羞愧。
秋秋没有再说话,从床头柜上的果篮里拿出一个苹果。
刀刃划过果皮,发出“沙沙”的细微声响。
李美华别过头,眼睛里渐渐泛起了泪。
……
蓉城,玉林片区,一条僻静的小巷深处。
窄门私房菜馆。
院子里竹影摇曳、溪水潺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栀子香。
谢疏雨和孟染相对而坐,面前是几道最地道的川式家常菜。
没有了白天工作时的紧绷,卸下了所有的身份与伪装。
她们仿佛又变回了大学时那对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看着对面的好友,谢疏雨的眼睛里满是回忆的温柔光彩。
曾经,她和孟染一起走出大学,闯进了魔都那个波澜壮阔的世界。
年轻时的她们,穿着刚发了工资才舍得买的zara,在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里喝着手冲咖啡。
背着分期买来的chanelwoc,在k11顶层吃finedining法餐。
她们会在周末,手挽着手,去逛老佛爷百货,即便什么都买不起,也依旧乐此不疲。
她们也会毫无顾忌地在深夜的淮海路上大声喊出自己的梦想。
天真地以为,自己能够永远在那座城市里年轻下去。
她们算是被时代眷顾的、比较幸运的那一批90后。
只是后来,彼此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谢疏雨敏锐地发现了咖啡赛道的商业前景后,辞掉了工作,回到燕城扎进了创业的苦海。
在挣扎与沉浮中,总算有了今天的成就。
而孟染则选择了另一条更稳健的路。
她一直在【阿里】这家巨头企业内部深耕,如今已经成为【盒马鲜生】西南大区的运营高管。
其实单论个人成就,如果【微光咖啡】没有被唐宋抬高估值,她真不一定比得上孟染。
毕竟,平台的巨大影响力是个人努力难以企及的。
“叮~”
青梅酒杯在空中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孟染喝了一口,放下酒杯,表情郑重了些,“叙旧差不多了,下面,我们来说说你最关心的正事吧。”
“嗯。”谢疏雨立刻坐直了身子。
“小雨,关于那个【蜀鲜供应链】的陈皓,你必须得慎重。想在西南地区绕开他和他背后的陈家,几乎是不可能的…”
谢疏雨安静地听着,眸光闪烁,心也随之渐渐沉了下去。
如今,【微光咖啡】上游的咖啡豆生产与烘焙环节,已经由微笑控股旗下的顶级供应商【云桐之萃】全权负责,品质和供应都无可挑剔。
这也催生了她更大的野心,想要整合物流体系。
毕竟想要最大限度的保持口味一致性,就需要将这些烘焙好的、赏味期极短的咖啡豆,以及配套的高品质乳制品、新鲜烘焙半成品,以最高效低成本的方式,配送到全国的每一家门店。
一套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是重中之重。
【微光咖啡】在西南的门店,作为临时过渡,是通过本地餐饮协会介绍,与【蜀鲜供应链】进行合作的。
可合作了这两个月,对方无论是虚高的报价、僵化的配送效率,还是时有发生的货品损耗,都让她极不满意。
一直以来,她对成本的控制,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为了压缩开支,她自己出差都极少坐商务座,公司的大部分非核心业务也全部外包。
而西南,又是微光除华北之外,下一个最重要的战略扩张区域。
谢疏雨自然要尽善尽美。
这次来蓉城,本就是带着摊牌和更换供应商的准备。
可如今看来,事情远比她想象的要困难。
【蜀鲜供应链】隶属于本地的物流巨头中蜀集团。
总经理陈皓的父亲,不仅是中蜀集团的董事长,也是省餐饮协会的副会长。
据说背后还有官方背景。
真要是硬着头皮换掉,就意味着彻底得罪了这条盘踞在此的地头蛇。
后续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