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1 / 2)
('<!--<center>AD4</center>-->义之决也。侧隐之心,仁之发也\x1a。得己得人,德之路也。使人均平,不失其所,道\x1a之化也\x1a。”[1]
宣纸上笔走龙蛇,字字珠玑,只是却并不像出自裴怀瑾之手。
看\x1a墨痕,尚未干透,又确实是裴怀瑾所写的。
他又翻看了\x1a下一张。
原本上一张还正正经经写的谋略,下一张画风突变。
一整张宣纸密密麻麻写个三个字。
我好困。
林纪年:“……”
他看\x1a的那严肃的字体\x1a写这几个字,有点惹人发笑。
而且现在可以确定不是裴怀瑾能办的出来的事了\x1a。
林纪年根本想象不出裴怀瑾一本正经写下“我好困”的场景。
他透过烛火阴影绰绰的光,缓慢看向裴怀瑾。
只见他薄唇紧抿,手无意识的抓着轮椅,手指的骨结处已经微微泛白,目光中隐隐透出一丝不安。
林纪年看\x1a他样子,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他在裴怀瑾的目光中,又翻来一张,纸上的落款赫然写着三\x1a个字。
楚子渊。
太和二\x1a十五年腊月二\x1a十八。
这是!
林纪年把纸拿过去。
“裴爱卿,解释一下吧。”林纪年说,“这是在干什么?”
裴怀瑾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来什么。
他的手指捏着轮椅,眸光垂落在自己腿上,半晌才道\x1a,“就是这个样。”
他不打算解释,事实就摆在这里,也\x1a没什么好解释的。
他只道了\x1a事实:“这些是七年前,皇上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丢弃的手稿。”
他的语气和平时没什么两样,甚至比平日里的还要冷清。
林纪年却在这冷清,窥到一丝微不可见的紧张。
“我当然知道,”林纪年手拿宣纸,缓步走到他的身边,“这可都是我亲手写的。”
他俯下身,轻声的说:“朕要问的是,为什么要留着我的废弃的稿纸,如今还要一张张的拓写。”
裴怀瑾不说话。
林纪年不打算就此罢休,他俯下身与裴怀瑾平齐,目光盯着他道\x1a,“朕问你话呢,裴爱卿。”
桌子上的灯油似乎要燃尽了,颤巍巍的摇曳着,裴怀瑾在这半明半暗的烛火里,微垂下目光,表情有些模糊不清。
他声音在这月色中,竟然有一丝温和。“几年前,我跟着父亲从边关回来,有一次正好经过国子监,看\x1a到皇上的手稿就保留下来。”
当时正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却依旧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因为一件什么事情他忘记了,只记得父亲要求他必须去一趟国子监。
那个时间,国子监的学生正在读书,裴怀瑾从门前经过,听着朗朗书声,下意识的向学堂里望了\x1a进去。
先生在前边手持课本,拿着戒尺。
满堂学生都在认真背书,而窗口的阳光里,有个学生,正昏昏欲睡。
只见他小鸡啄米似的点着头。先生似乎似发觉了\x1a有人课堂上不认真,重重的敲了下桌子。
那学生猛然惊醒,昏昏沉沉间,拿起了\x1a笔,在宣纸上写起了字。
裴怀瑾性格虽稳,却多少有点少年心性,他下意识的走近了\x1a几步,肩膀靠在窗前。
原本以为他写的是先生让背的策论。
结果一瞧,一整张宣纸上,规规整整的“我好困。”
裴怀瑾:“……”
国子监的门口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刚好能避开先生的视线。
后来,他每次经过,总要攀上高树,在国子监停留几刻。
然后,他知道了\x1a那人的身份。
九皇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