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至明 第1482节(1 / 2)

余至明介绍道:“这也简单,在一个人吃东西时,我可以找准时机,攻击他的胸肋、脖子等部位,扰乱他的正常进食节奏。”

他又补充说:“当然,这只是概率事件,不能确定一定诱发噎死意外。”

张杰笑了笑,说:“以余医生之能,这肯定是大概率事件了。”

他又问道:“要是不通过击打等这物理性攻击,余医生你可有办法诱发噎死?”

噎死的本质,是窒息而死。

这是因为吃进去的食物没能顺利进入食道,而是堵在了咽喉或者气管,以至于空气无法加入,进而导致窒息。

导致噎死的生理结构原因,是我们人类的气管和食道距离相近,给食物走错道提供了可能性。

虽说人类进化出了一种名叫“会厌”的器官,它可以在我们吞咽食物的时候盖住喉部开口,从而避免食物进入气管,所以大多数情况之下,人类并不会被食物噎住。

但是,这“会厌”的反应速度不够快。

当我们吞咽过于急促的时候,或者边吃边说的时候,会厌就有可能来不及盖住气管,于是意外也就在这一时刻发生了。

因此,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也是是有一些道理的。

余至明面对张杰的再次询问,回道:“也可以通过声音、光等因素,突然打破一个人的进食节奏,让他的会厌来不及反应。”

“比如,在一个大吃大喝时,突然大喊一声他的名字或在他耳边猛敲一下。当然,这需要对时机有非常精准的把握才行。”

停顿一下,他又自信道:“我应该可以做到,至于其他人就不好说了。”

余至明这话意思是,其他人等于没有。

张杰听到这,从衣兜里取出手机,然后调出了一个视频,展示给了余至明。

余至明就看到手机屏幕上,一位身材高大的白人男子正在用刀叉大口的吃牛肉。

手机中还传出了刀叉切割牛肉滑过盘子的声音。

余至明对这种摩擦声音相当敏感,让他的耳朵一阵不舒服。

看了一二十秒后,手机中突然响起“砰的一声”类似枪响的声音。

余至明就看到视频中的人随着声音,身体一个愣怔,随着站了起来,一脸痛苦的用手捂住了脖子。

“我叉,还真的有其他人能做到!”余至明感觉自己的脸被拍了一下。

真的是不能小瞧天下人。

“哎,张同志,这人没事吧?”

张杰收起手机,说:“这是北方大国一位负责安全的负责人,不幸的是,当时没有人在他身边,最终被噎死了。”

他又沉声道:“余医生,这种看似意外的噎死,也可能会发生在我国重要人士身上。”

张杰特意停顿一下,缓缓的说:“有能力制造这种意外的,肯定少之又少。”

“余医生,你可否愿意帮我们把这个危险的家伙,找出来?”

余至明指着自己的鼻子,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咧嘴问:“让我来找?怎么找?你是在开玩笑吧,大海捞针都比这容易。”

张杰轻笑道:“自然不需要余医生你来大海捞针,我们会提供一些可疑人员。”

“只是,判断他们中谁拥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当前收集到的信息还分析不出,这就需要余医生你的专业知识了……”

第1465章 切忌自行上网搜索

余至明在医院至臻楼忙碌到上午十二点,回到隔音办公室,发现刘老也在。

这次没用余至明邀请,刘老就主动坐在了摆好午餐的茶几前,还反客为主的催促余至明赶紧的去洗漱好开吃午饭。

余至明有些小郁闷。

他心里不怎么喜欢刘老的没有边界感,但对方是长辈,只得忍了……

余至明在茶几前坐下,筷子刚拿起来,就听刘老大发感慨道:“至明,你是不知道,上午我去了那个风湿免疫科……”

“赫然发现排队等待的红斑狼疮患者人山人海,没有上千也有五六百人,有不少还是从外地做飞机匆匆赶来的。”

余至明看向一旁前去帮忙的周沫,语带担心的问:“现场没发生意外情况吧?”

周沫轻声回道:“还好,医院安排了不少安保人员维持秩序,再加上我们的耐心解释,众多患者和家属都表示了理解。”

“余医生,还有不少人说,愿意捐款让我们更好更快的进行红斑狼疮治疗研究。”

余至明叹道:“这就不是钱的事。”

刘老颔首道:“这确实不是钱的问题,余医生你要是会分身术就好了,分出十个八个分身,好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余至明翻了一下眼皮,放下汤碗,轻哼道:“我会是要分身术,就分出一个分身,整天的吃喝玩乐,除了工作之外啥都干。”

他又吃了几口菜,突然开口问:“刘老,你这种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和方法,有没有尝试过治疗其他的免疫系统疾病?”

“你是指艾滋病?”

刘老反问了一句,又一指周沫,说:“上午,你这美女助理也问过我这个问题。”

“至明,我可以告诉你,算上我,我们刘家四代中医都在研究红斑狼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