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2)

我竟不知,他过的是这样的日子!

不过正好,我本意便是夫妻反目,劳燕分飞。

于是三皇子再一次夜宿书房时,我带着一沓画像强闯而入。

「妾身嫁入三皇子府近一年,一无所出,汗颜无地。

「特为殿下另择佳人,还请殿下掌眼。」

三皇子捏着茶盏,垂眸看了画像良久。

灯影灿灿,大雪无声。

他将手中茶盏猛掷在地,音色沉沉。

「换回来。」

我颦眉:「嗯?」

三皇子抬眼,眸中尽是冷意。

「本王说,把他换回来。」

第26章

回到谢府时,我仍在发蒙。

我爹老泪纵横:「我可怜的儿~三殿下没把你怎么样吧?」

我讷讷地摇头:「爹,我说呢,三皇子为何急成那般,偏把婚期定在殿试那日。」

我爹不解:「为何?」

我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人家,就是冲你儿子来的。」

这人,小看他了。

发觉谢家儿女身份互换,笃定我会去殿试,闷声干大事儿,名正言顺地娶了个男媳妇儿回家。

他娶的是谢家女儿谢泠。

天下人无可指摘,反倒要祝他们百年好合。

高,真是高。

想起谢旻回去时唇角压着的笑意,我才恍悟他的为难是哪般。

哎,我真是没脑子!

也罢也罢,这回,真的能当一辈子谢旻了。

我爹捏着他的小胡子,恍然大悟。

「难怪,饭也不吃,觉也不睡,我还以为他是过于担忧你。」

我爹一脸麻烦:「唉,我老谢家的香火,真的要断在这里了。」

他转身就走,步履匆匆。

「不行不行,我得给祖宗们多烧点钱存着,省得以后没子孙给我烧。」

第27章

我升任户部尚书之时,皇帝终于将我改了无数次的「漕粮改折银」策案拿到了明面上商谈。

将原本应缴纳的漕粮按市价折算为白银征收。

「一可减漕运成本及仓储费用,二可避免运输耗羡及官吏盘剥。

「三可提高百姓缴税灵活性,四可便于朝中调配……」

列数此策利弊,皇帝力排众议,着我主持变法。

我领着许芸娘、裴令容一众花费三年,由地方试行推往各地,总算将此法落地。

论功行赏,我终于有底气为众人请官。

「女子?」

「是女子,这几位女子身怀大才,也曾在滑州赈灾案中助臣成事。」

皇帝眯着眼想了很久,终于想起了这些人是谁,还未发言,便有人先道了一句荒唐。

「我朝律例,女子不可为官,谢大人可是要违背祖制?!」

「律法新旧更替,今日漕粮改折银是新法,那男女同科也可为新法。」

「荒唐!」

殿内沉水香袅袅升起。

我转身面向百官,掀袍盘膝而坐,象牙笏板横放在膝上。

「诸位大人既说荒唐,那我今日便好好跟大人们论一论,何为荒唐!」

第28章

兵部侍郎首当其冲:「妇人岂知军国大事!」

「永嘉元年,荀灌娘十三岁突围搬救兵;崇祯三年,秦良玉白杆兵大破张献忠!

「隋开皇九年,谯国夫人冼氏持隋文帝所赐犀杖,平岭南王仲宣之乱!

「大人如今却道,妇人不知军国大事?」

老翰林紧随其后:「女子岂能治学!」

「永元四年,班昭续成《汉书》八表及天文志。若说女子不能治学,太史公的绝笔何以流传?

「前秦建元十七年,宋氏传周官礼于燕魏,苻坚命百二十生徒执弟子礼。诸君读的《周礼》,敢说不是女子所授?!」

我爹一言不发 ,工部尚书倒是霍然出列:「匠作需体力,女子岂能及!」

「好大的口气!大业三年宇文恺造洛阳城,实际测绘皆由女匠陆青完成。

「许芸娘仿改潘公束水攻沙法治河,惠及黄河沿岸,如今滑州水患将过三年,大人便忘了是谁筑的堤了?!」

太常寺卿「嘶」声:「吟风弄月之才,怎堪治国大用?」

「绍兴十二年,李清照进献《金石录》助朝廷厘定礼器,今日太常寺用的祭器规制,仍有七成依她考据之法。

「太常寺诸位恐得先把这身官袍脱了,再来讥讽这所谓的『吟风弄月之才』!」

「牝鸡司晨,惟家之索!阴阳有序乃天道!谢大人可是要乱乾坤纲常?」

静默片刻,我缓缓起身,掸掸衣袍。

「诸公口口声声阴阳之道,却不知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今日阻我者,非为礼法祖制,实惧女子掌了印把子,便再难将她们困在后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