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军心 人望 声势(2 / 2)
步战之將不比骑战之將,必须身量长大,气力不亏。这才能披得坚实重甲,遮护自身。
而且最好选用重长兵刃,这才能扫得开足够大的圈子,杀出一条通路!
韩世忠在这两方面,都绝对不缺。更兼身边遮护配合的亲兵全是老兵油子,战阵经验丰富。
这也就是呼延通走了,兄弟两个矛盾越来越深,以前有他在旁配合,韩世忠更是只要横下一条心朝里撞就是了!
此时完顏希尹,已经看出正面步战,这些人不落下风。
而举目望去,定难军的援军更多,若不撤走,恐怕来不及了。
今日银城坊是夺不回来了,只能是死守五回岭,他一咬牙下令女真甲士撤退。
这些女真韃子,当真了得,留下一些炮灰殿后,其他人快速回身,去到原本阵地上翻身上马就撤。
他们走的轻鬆,却把辅军丟在原地,根本就不在意。
银城坊下,满地都是杂胡韃子的尸首,更有胸腹受创,或被铁鐧敲得筋断骨折的杂胡、辅兵惨叫著挣命滚动。
韩世忠看著银城坊,哈哈大笑。
隨著他的笑声,阵前所有定难军將士,都齐声欢呼起来。
有了这个据点,接下来不需要再从蔚州那无数的堡寨中硬打,只需以此为跳板,进攻五回岭即可!
折彦野先是看著眾人的欢呼,稍微一怔,隨后被这种气氛感染,也跟著大叫起来。
他们嘶吼的声音,没有任何的意义,单纯是打完仗之后的宣泄。
折彦野喊著喊著,突然发现,自己心中嚮往的,不就是这样的队伍么!
完顏希尹死命后撤,逃回五回岭的时候,已经是气喘吁吁。
他根本不在乎辽国降兵和杂胡死多少,但是却分外懊恼丟失了银城坊。
此时在五回岭的背后,一路人马正疾驰而来。
主帅认旗之下,郭药师面沉似水。
甄五臣骑马在路边,指挥各营次第而行,进入五回岭防线。
看著常胜军的人马,甄五臣十分满意。
他们占据燕山府之后,被金国任命为燕京留守(负责管理燕京地区的民政与军事),並赐予金牌以示信任。
隨著宗望南下侵宋,又立下赫赫战功,金国赐姓完顏,以示恩宠。
郭药师以八千本部部曲为嫡系,然后再燕山府招募汉儿,扩充常胜军。
如今已经有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前来支援五回岭防线。
这其实是宗翰和宗望早就商议好的,算是他们的一次交易。
宗翰在前面开路,宗望则派常胜军,帮助他们守住蔚州。
只是为了让完顏希尹尽心尽力,不得懈怠,没有將此事告诉他。
——
太原府,近来涌入了大批人。
全都是从河北来的士绅、官员家眷,还有些无依无靠的鰥寡孤独。
甚至有一些,是从汴梁来的。
说到底,都是汉家的势力,而且陈绍一向又表现得不错,没有残虐弒杀的前科。
大家乐的来此寻求庇护。
此番女真韃子南下,很难不让人想起上次完顏宗望侵宋,对河北京畿的残害。
陈绍的书房內,刘继祖向陈绍匯报著这种情况,他本人没带任何的倾向,只是询问陈绍的意见。
“你们怎么看?”
“要妥善安置!”李唐臣说道:“此乃天赐良机,错过之后,恐怕不会给我们第二次了。”
“没错,要让天下人,瞧见我们的河东的实力,看到代王的仁爱之心。”
“人心不可失啊!”
陈绍笑著看了一眼书房內几个河东重臣,说道:“我常跟人说,我们河东好,好就好在团结。別看汴梁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但是官场上全是山头;我们河东遍地是山,但是官场上却共同进退,不搞山头。”
眾人闻言,心中都在想,如今正是草创阶段,搞什么山头!
机会有的是,谁还有心在这里勾心斗角。
就算是斗,河东系也得自己团结起来。
“那就在城外设粥棚,在道路上多派些兵马护送,避免有人趁机作奸犯科。”
“在太原各大寺院、道观內,收容百姓,不要强制扣留任何人,也不要贪图人家的东西,想来避祸的我们欢迎,想走的隨时可以走。”
“但是有一条,不得影响到咱们河东自己的百姓,尤其是不许破坏春耕,凡前来避祸之人,皆得遵守河东律法,偷盗、抢劫者抓,杀人者斩。”
李唐臣点了点头,这些人其实比想像中要好管理一些。
因为说起来,他们只是从大宋的河北,来到河东。
两边什么都没断,只是从朝廷管辖,成为了代王管辖。
但这些河东官员说的没错,这是一个收拢人心的好机会。
如今信息是很闭塞的,根本没有什么宣传的途径。
这么多人涌入河东,在自己治下,河东到底是个什么模样,他们回去之后口耳相传,自然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
陈绍和河东官员们,都十分自信。
走出陈绍的书房,河东官员们聚在一起。
刘继祖突然说道:“宣和年,金人背盟,南下入侵,那时候太原可谓是岌岌可危。童贯身为三军主帅,不敢迎敌,直接卷细软而逃。”
“那时候,人人都以为太原朝不保夕,我们要被韃子屠戮。”
“没想到,如今轮到他们逃到太原来避难了。”
周围的官员,全都经歷过那个可怕的时候,闻言纷纷点头,触动了回忆。
李唐臣微微頷首,语气凝重,“此番一定要让他们瞧见河东的变化,我们把来的士绅宴请一番,然后带他们去汾州看看。”
他们的很多政绩,都在汾州,因为真的做了很多事,而且成效卓著。
河东官员们早就不想闷头发展了,很是有一种迫不及待让其他地方的人瞧一瞧的急切感。
正当眾人走到陈绍府门口时候,恰好瞧见一辆马车停在那里,而马车旁边站著几个文士。
刘继祖看了一眼,问道:“莫不是怀州沁阳的赵氏兄弟?”
赵世鍔也瞧见了他们,赶紧凑上前来,一一行礼。
有认识的互相介绍。
赵世鍔把曲端杀了陈昇的事一说,河东官员的脸色,顿时就精彩起来。
李唐臣笑道:“赵兄勿虑,我带你去见代王,他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刘继祖也附和道:“没错,就是代王不管,我们也不会坐视诸位受牵连。”
陈绍见到怀州来人,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马上点头道:“此事我已知之,来人吶,给蔡京和魏礼去封信,就说让他们给这个陈昇定罪。“
虽然早就预料到,陈绍能解决此事,但是赵世鍔没想到会如此乾脆利索。
根本就没有细问,更別提索要財物或者好处了。
在大宋,什么时候办事这么顺畅过?
赵世鍔不再有任何犹豫,拱手道:“怀州兵微將寡,恐难抵抗韃子入侵,还请代王殿下发兵,助我等守城!”
陈绍闻言,有些诧异,抬头道:“此乃霍知州之意?”
“此乃怀州三万两千户,八万八千人之意!”
陈绍笑道:“既然如此,我已知之,兵马不日即到。”
怀州这等於是入伙了
这一次大军势必会进入河北,只要打贏了,在河北扎根不难。
如今河北没有什么本土势力,没看宗泽都能轻易招降如此多的义军么。
河北前几个赛季太强,宋朝重文轻武,把河北削成狗了。
这给了自己机会。
如今怀州就是个例子,怀州士绅,已经越过朝廷,直接来投奔自己了。
陈绍又让刘继祖,设宴款待怀州来人。
处理完公事,回到內宅,这时太阳已经西斜,庭院中间的亭子也笼罩在了阴影里。
听丫鬟们说,今晚有晚宴,李玉梅和刘採薇早早便离开庭院,去往前厅赴宴。
说是晚宴,其实就是太原的贵妇们聚到一起吃晚饭。
这是陈绍给她安排的任务,以此拉近和河东官员的关係。
陈绍还专门说了,蔡京的家眷也要照顾到,所以估计也请了茂德和宋氏。
一来蔡京確实是自己的重要盟友,二来宋氏是他相好,帮她在太原结交些朋友,省的平日里闷得慌。
丫鬟问在哪吃,陈绍问道:“夫人吃过了么?”
“夫人有了身孕之后,饿的很快,早早就吃过了。”
陈绍点了点头,想起环环肚子里的孩儿,觉得事情都格外顺利,心情也颇好。
他站起身来,说道:“你们自己去后厨找些吃的,不用管我了。”
说完就迈步往李师师那里去。
李师师似乎知道他今天会来,亲自下了厨,桌子上有两道菜確实像她的手法。
她今天是一副素雅的打扮,浅灰色的深衣很宽鬆,遮住了姣好的身材,脸上很乾净、不知道为何,丝毫不著粉黛。
回到桌前时候,见春桃正小声跟郎君说著什么,还时不时擼起袖子来。
那张狐媚子小脸上,委屈巴巴的。
李师师顿时知道她在告状,没好气地笑了一声。
春桃是经常挨打,李师师理直气壮,根本不怕她告状。
长姐如母,而且这小妮子从小吃穿用度,哪一样不是自己给的。
这小妹缺点一箩筐,好处就是皮实,不记仇,打完之后不但不哭天抹泪,寻死觅活,而是马上就忘了.
要是小妹真是那种性子,李师师估计还真不好打她,毕竟再怎么说也是亲姐妹。
看著平日里嫌弃,真有事了,比谁都著急。
果然师师一来,陈绍就主动凑了上去,和她紧挨著坐。
好在春桃不是个拈酸吃醋的,主动挪了挪椅子,一屁股坐在陈绍另一边。
李师师突然靠近,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陈绍双眼一亮,“真的?”
李师师目光流转,眼睛里多了几分柔情,她抿了抿髮丝,微微点头。
“好!好啊!”
“怎么了?”春桃急的不轻,赶紧问道。
“你姐姐有了身孕。”陈绍高兴地说道。
春桃一听,紧张兮兮地问道:“什么时候生?”
李师师白了她一眼,道:“早著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