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1 / 2)
('<!--<center>AD4</center>-->陆文昇眼露讶异,他吃了一盅茶,与虞玓闲聊数句家常。
这虞小郎君谈吐清晰,礼数周到,全然不是乡村野民的姿态,比之世家子弟犹有不足,却也称得上进退得当了。他不禁问道:“小郎君可曾读书?”
虞玓正握着茶杯,闻言抬眸说道:“不曾跟从师长研读,只偶尔习读诗书。”
陆文昇且叹且喜。
叹的是这般处境蹉跎了他,喜的却也是虞玓这一份心性。
虞玓的家境如何,何县令心知肚明。
他虽说不在意,但老县丞递上来的章程,他还是有看过的。
虞父在到石城县前就已经亡故,虞玓的母亲徐夫人带着儿子到了石城县后,借着家仆的手做起了酒水生意。这做出来的酒比外来的酒更为浓烈香甜,虽然只在县城买卖,却也做出了自己的名气。
然徐夫人在自己生病的半年后,就把所有的生意一概盘出去。而徐夫人病亡后,年纪尚小的虞玓让那下人在坟旁建造起了这座茅草屋,把家中所有藏书家具一概搬来,至此遣散了下人,只请县城中做生意的几个商家每隔些时日送些米粮过去。
此二人,都心性不凡。
徐夫人一旦察觉到身子支撑不住,便直接把烫手山芋拱手送出,因只有九岁的虞玓是保不住这极为挣钱的店铺;而虞玓在察觉到家门难撑有可能被欺辱上门时,毅然搬到山脚结庐而居,哪怕生活清贫,可有孝名在外,那些宵小之徒就算想欺辱一二,想必县官老爷也不愿出现这种腌臜事。
何县令自个心性如此,想他人事就只往利益猜,全然不知世上还有情谊二字,却也想得自娱自乐。
而坐在对面的虞玓观陆公面有好奇,便起身往后通的门走去,旋即推开了那道未锁上的门。
小门不严,一推就发出酸牙的吱呀声。
陆文昇与何县令的注意力完全被门后的世界所吸引了,他们全然没有想到,在这小小的三四间茅草屋中,竟有如此高及屋顶,排开四五排的书架。塞得满满当当的各类书籍琳琅满目,卷卷墨香弥漫其中,虞玓跨过门槛,随手抄起靠近门边桌上的一卷,语气淡淡:“阿奴①近日所读便是这卷。”
陆文昇迈过门槛走到虞小郎君的身后,弯腰看了看虞玓手里的书籍,顿时有些欣喜:“《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了当时大批文人才子一同编纂的总集,世人因其谥号“昭明”,故而把这文选总集称之为《昭明文选》。
故而学文章者,常有从此入眼。
陆文昇粗粗看去,那靠门的书架上整整齐齐摆放着收拾齐整的卷轴,数来近乎数十卷。
而《文选》总共有六十卷,便算是诗书人家,不是家有余力,备不下来这齐全的六十卷总集。书桌上这一卷,陆文昇不过一扫,便知虞玓在读的正是第四卷的《蜀都赋》。
“你看得懂?”紧跟上来的何县令问道,他白白胖胖的手指掠过了门口的书架,看着这半大不小的书屋,眼里闪烁着些奇怪的色彩。
虞玓平静地说道:“便是闲暇无事的读物。”
陆公含笑,念了两句:“尔乃邑居隐赈,夹江傍山。栋宇相望,桑梓接连。”他饶有趣味地看着虞玓,这倒是与现下之所有些类似,“可会背诵?”
他生起考较功课的心,随口问道。
“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其园则林檎枇杷,橙柿梬楟。榹桃函列,梅李罗生。百果甲宅,异色同荣。朱樱春熟,素柰夏成……”虞玓干巴巴地接了下来。
陆文昇先是挑眉,继而一笑,袖手细听着。见虞玓朗朗上口,通顺自然地背完了下面的内容,不带半点的迟疑。
“这内中的文章,你可都读完了?”陆文昇听完虞玓这一通流畅的诵读后,继而问道。
虞玓摇头,嗓音清冽:“只捡着有趣的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