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1 / 2)

('<!--<center>AD4</center>-->玓颔首,却在心里否定了要用这种方式。毕竟太过昂贵,纵然造出来还是上层的新鲜品,少有真正百姓得用的。

他一边思忖着一边同老六道别往回走,如此说来还不如思考如何让过季的蔬菜保留更长的时间,那样反倒更得用些。

虞玓想得过于入神,丝毫没有留意到雪层渐厚,路面更有些打滑。一着不慎差点整个人都栽倒下田埂去,好不容易他收住脚步,看着差点踩透的坑忍不住蹙眉。

唔,一个小坑……外套一个大坑?那地窖能不能也是一个套一个?温度的递进又是怎么一个回事?

“郎君——郎君——”

徐庆看着回来还是神游天外的郎君忍不住叫了几声,若非郎君差点一头撞到门上,他还真是看不出来虞郎君还能这么一本正经地走神!

“府上来信了。”

作者有话要说:三千更新get√

*

感觉我每天的作话就是早安,要么就是晚安(死鱼眼)

感谢在2020-04-0908:10:20~2020-04-0923:55: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疯魔·环首、纯纯喵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笙歌未睎5瓶;寒城茯酽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7章

虞陟来信了。

虞玓一手接过信,一手拢着被他褪下的大氅往屋舍里走。

徐庆很安分地跟在后面。

他们向来清楚虞郎君不喜人靠近,凡事能亲力亲为总是少有麻烦别人的时候。故而当郎君说不必靠近的时候,除了白霜还能面不改色地说道,他们这些后来的人当真不敢对着虞玓那张面无表情的脸说话。

虽然清楚郎君脾性不如外表那般淡漠,可人向来都是会以貌取人。

虞玓进了屋,把大氅随手挂进衣柜后,这才回到书房里拆信。虞陟的笔迹向来带着龙飞凤舞的痕迹,与师从虞世南的阿耶不同,他更带着点自己独特的味道。

当然虞家人的工笔向来出众,纵然是虞陟亦如此。

虞陟的书信中比他的为人更正经得体些,信里面可怜巴巴写了最近他来回奔波的悲惨日子,顺带提了提虞世南的身体情况,再有就是长安近来的情况。

他是需要日日陪伴帝王的起居舍人,哪怕在朝堂上也有一席之位,故而虞陟在信尾絮絮叨叨地写道:“……东宫不知出何变故,孔颖达、张玄素等两位大儒接连被罢,迁往他职。马周、岑文本等迁任东宫,另有魏征、李百药等为东宫辅臣……”

虞玓蹙眉,细细把上面的名单看了又看,清楚这最后看似平淡的一段名单才是虞陟的重中之重。

东宫属臣里,尤以孔颖达、张玄素与于志宁三人为要,他们辅佐太子,同时又劝谏着太子,时常为谏言而与太子冲突。虞玓并非认为这三位大儒的本心为错,然行为过于偏激,就容易走了极端……这里面犹以张玄素为要。

让他们驻在东宫是圣人的意思,能让他们调离……这其中太子殿下做了什么?

虞玓敛眉再往下看,发现虞陟在最后还有两段。

“太子命孔颖达等撰《孝经义疏》,圣人命其再改《五经正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