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1 / 2)

沈淮抬头看他一眼:“那你可以偷偷灌水。”

“他们个个都是人精。”贺屿像条咸鱼一样歪在沙发上摆摆手:“不喝就没资源,资源没了律所刚开就得黄,我跟你们这种不想干了就得回家继承上亿家产的富二代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沈淮把文件从柜子里拿出来:“虽然我知道你不是贺家亲儿子,但人也把你当半个亲生的,等二老......”

“沈淮。”贺屿放下水杯,斜靠的身子突然坐直:“我还是不一样。”

沈淮不是太懂他的意思但也没有继续问,因为贺屿也不会说。

他和贺屿是杜伦大学法学院的大学同学,从一开始就清楚,这人和他们这些靠苦读、熬夜刷文献的学生不一样。

贺屿的脑子像是天生为法律而长的。

法条在他嘴里从来不死板,案例能灵活拆解,别人需要用刻意的技巧堆积起来的条文结构,他张口就是精妙又自然的表达,思维严谨得像量过尺寸,一旦进入辩论状态,那气场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平常漫不经心的,一开口就能把人堵得哑口无言。

沈淮一直记得,有一次模拟审判,他连夜熬了两天才整理出的一套庭辩逻辑,贺屿只用了一下午就挑出了三个致命漏洞。

他只知道贺屿是贺家的养子被安排进学校的,有一次这人酒后迷迷糊糊才肯说一句:“他们只是利用我而已……”

沈淮把手上的资料放到茶几上:“你赶紧缓会儿,明天还得见腾越那边的副总。”

贺屿“哎哟”一声把脸埋进靠垫里,闷闷地说:“我已经是个靠意志力活下来的社会人了。”

顾则桉这几天也挺忙的,他此行来海市的目的是接手一起涉及医药行业的家族企业股权纠纷案。

这天上午,他一边看着数份调查报告和拟定中的临时股东会申请书草案,一边从裴氏集团出来,大衣兜里的手机震动了好几下才把文件递给了一旁的二助,摸出手机,是郭川贤的来电。

接通后,电话那头的郭川贤说:“顾大律师难得来趟海市,婚礼忙完了都没来得及请你吃饭,今晚一定要请你。”

顾则桉捏了捏有些疲惫的眉心:“今晚来不了,我和委托人要一起吃饭。”

“你们律师是不是都这么忙?贺屿也是,白天谈合作,晚上喝得跟应聘酒保一样,开个律所跟打仗似的。”郭川贤那头正在穿外套,衣料摩擦声窸窸窣窣:“今晚他还要陪对方喝茶,我本来还想着让他和你一起吃饭聊聊,都没时间。”

顾则桉皱了一下眉,视线落在不远处正亮起霓虹灯的天桥上,暮色柔和,行人脚步匆匆,顿了顿才开口:“听说你们这里茶是挺不错的,那我吃完饭你请我喝茶。”

第105章

茶室在一方静谧小院,窗外有竹,风过竹影婆娑,清泉里点缀着几尾锦鲤,茶艺师坐在木桌中间煮茶,铜壶咕咕作响,茶香氤氲。

“你们在新加坡那个并购案最后是怎么解决股权交割问题的?”梁法务手指捻着茶杯杯盖:“我记得对方有个交叉持股结构挺棘手。”

“嗯。”贺屿正在笔记本上记了两行字,他把笔放下,往前倾了点身:“对方通过三家空壳公司交叉持股,还牵涉到一笔疑似洗钱的资金,我们团队请了独立审计,把他们的资金流、资产评估和历史交易全部重审了一遍。”

梁法务的手指在茶杯上轻敲了两下:“我那时候就觉得你这人脑子转得快。”

他的话音停顿一下,目光像不经意地落到贺屿挽起袖子的手腕上,那截干净的皮肤被暖光灯照着,腕骨凸出有致,润泽光滑。

“不过......你回国也才没多久......”梁法务笑眯眯地盯着贺屿,语调意味不明:“想拿下我们法务板块得先让我相信你们能在国内也一样游刃有余。”

“梁法务有这个考虑是正常的。”贺屿把公文包拉过来,抽出一份厚实的文件,递给他:“所以我今天带来了一份模拟项目流程图和团队初步的配置提案,你可以看看适不适合熙润现在的架构需求。”

梁法务接过文件却并没急着打开,他斜斜地坐着,忽然向前靠了一点,手肘搁在桌面:“你知道我最欣赏你什么吗?”

“自信?”贺屿收回手,眼眸微抬带着点笑意:“回国没多久就能毛遂自荐?”

“哈哈哈,算一个,但不全对。”梁法务靠回椅背看着贺屿的,视线慢慢收束到他的眼角,那里却干净无杂,他蹙了一下眉:“如果你对我多点诚意,我可以在董事那边多说两句。”

贺屿不是没有察觉出对面的人对他有意思,不然也不会答应和自己单独见面,可他装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