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施停月知道此时他定是没有力气说话,因此并未强求,自己则一直强装镇定安慰着:“你好生养伤,陛下请的医士很快就会到,他一定能治好你的。”

沈青砚并未答言,半睁的视线始终落在她脸上,能再见她一面已是侥幸,他不敢再有旁的奢求,至于这条命,交给上苍。

此毒之厉害,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楚。

第60章

看着沈青砚孱弱的样子,施停月决定暂时不告诉他刑部大牢和秦州雪灾之事。

夜色愈近,爆竹声响,是永复镇百姓在贺除夕之乐。

屋内烛火摇曳,映着二人的身影交织。

忽而,窗外出现骤然腾空的烟火,在一瞬间照亮了房内,给了他们短暂欣喜的光明。

沈青砚倚在她臂弯处,望着转瞬即逝的烟火出神:“万家团圆时刻,我本该……陪你在京中看烟火,没想到……”

永复镇的烟火平平,哪里比得上京城绚烂华美,而他,本就想将世间最好的一切都捧到她眼前。

施停月不停用指尖摩挲着他露出青筋的手背,骨若锐石,整个人瘦脱了相,却还在想着为她所做的事。

她岂是那等贪图享受之人。

“能和你在一起,不管身处何地,都很好。”施停月语气淡然,她借着烟花的盛放,悄悄许下新岁的愿望,只盼他早日好起来,无病无灾。

沈青砚没有太多力气再撑着身体,渐渐昏沉过去,施停月喊了几声毫无反应,只好将他放平,裹好被褥。

一夜间,永复镇的喧闹没有片刻暂停,松鹤客栈小小角落里的煎熬,对大部分来说,都是无关痛痒。

施停月衣不解带靠在榻前,于骤明骤暗间,强撑了一宿。铺天盖地的疲累感几乎要将她淹没,可是她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她怕稍不注意,就错失了沈青砚再次醒来。

她伏在榻沿,额头挨着沈青砚的手指,脑海中一幕幕闪现出他往日的身影,他唤她岁岁的样子,他追到凉城的样子,他在莫侯皇宫下等她的样子……清贵卓然,世无其右。

这样的沈青砚,肩负着大靖的未来,他不可以有事。

*

翌日清晨,施停月食过一碗小粥,历真就带了两个人来见她。

来者皆是风尘仆仆的模样,眼下挂着豆大的青黑眼圈,衣衫下

摆处沾着昏黄的泥水都没来得及清洗,显然是不分日夜奔来的。

他们一个是贺兰辞,另一个是苏广儒。

贺兰辞一到,其他人立即退出屋内,将沈青砚交给他诊治。

施停月也只能在廊下等候消息。

这是她与苏广儒第一次照面,此前听苏沁说道过父亲,然而见到真人仍旧眼前一亮。

人如其名,儒雅翩翩,身姿挺拔,只不过面色严肃,不易近人。

再怎么不易近人,施停月也得硬着头皮跟他打招呼:“此次多亏苏大人及时赶到,更要谢大人找到贺兰先生,否则太子恐怕凶多吉少。”

“郡主言重了,为太子殿下解忧是臣子的本分,郡主不需客气。”苏广儒想起女儿拜托他的事,又接着说,“沁儿跟我说过郡主拜师之事,现下贺兰辞就在此处,成与不成就看郡主的造化了。”

他本就是个牵线搭桥的角色,谁也不能保证贺兰辞会破格收徒,因此索性说个敞亮。

“停月明白,待殿下伤好后,我会郑重拜访贺兰先生,多谢苏大人挂念此事。”

苏广儒原本以为施停月真如朝中传的那样,不识礼数,粗鄙不堪,没想到她时时一个“谢”字挂嘴边,待人接物亦是真诚,和那些同僚所述完全不一样,也难怪自己眼高于顶的宝贝女儿会看中她,愿意与她结交。

又想到她是杜若和施攸之女,即使在山野长大,也依然有父母风范,一切也就说得通了。

苏广儒虽不识杜若和施攸,但他们一个治病救人,一个保家卫国,都是为大靖付出心血之人,他们的后代,理当被优待。

暗自琢磨一番,苏广儒开口:“郡主既有此心,我也会同贺兰辞提点一番。”

“多谢苏大人。”施停月紧了紧眉,试探性地问,“这些都是小事。不知苏大人可听说刑部大牢和秦州灾民之事?”

苏广儒是大理寺卿,查案是他的职责,眼下没有人比他更值得信任。

“已有密报,这两件事都很棘手。”

施停月:“偏偏都发生在殿下遇刺之时,当真有这样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