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2)
坊间有言:裴阎王要你三更死,无人敢留你到五更。
长安稚童夜里啼哭,只要耶娘说一句,“裴阎王来了”,保管哭声立马停下。
罗刹往日虽知秦国公的威名,但多是听说他富甲一方。据传他在城外有一座宅子,专门拿来堆放金银珠翠之物。
今日一听朱砂之言,罗刹徒生胆怯,着急忙慌跑到邓咸身边:“万一我们没捉到鬼,怎么办?”
邓咸一把拉过他,与他勾肩搭背往前走:“二郎莫怕。裴公此番并非为了捉鬼,而是为了卖宅子。”
“此话何意?”
“金乡县主来年将搬回长安,晋王定了靖善坊那间大宅子,下月付钱。如此紧要关头,若传出靖善坊闹鬼,晋王怕是要闹着换宅子。”
罗刹:“长安城中的皇亲国戚大多住在兴化坊,晋王怎瞧得上靖善坊?”
三人脚步不停,靖善坊近在眼前。
邓咸停下,遥遥一指,便是那尊高达八十余尺的四面十方观音金像。
那里,是位于靖善坊的大业寺。
对于金乡县主与县马之事,邓咸略有耳闻。
当下看着观音金像,他叹息一声:“听闻晋王上回入宫,请旨将李小娘子的烬骨放于大业寺。”
救度诸末法,观世音为最。
观音,救渡活人,拔除众生之苦。
罗刹恍然大悟。
前面的罗刹与邓咸,不时凑在一起交谈,又不时停下说话。
朱砂嫌弃两人大男人磨磨唧唧,快步走过两人身边,拉起罗刹便跑。
可怜邓咸心宽体胖,在后面喘气急追。
万宅门口,朱砂靠在柱子旁。
趁邓咸还未追来,罗刹又是帮她捏肩,又是低声下气帮自己的同族求情:“天底下最好的朱砂,若宅子里的鬼,是如梅棠一样的好鬼,你能不能不要告知太一道?”
捏肩的力道正好,朱砂舒服地眯眼,漫不经心道:“行吧。”
“朱砂,你真是大好人。这力道,你觉得如何?”
“尚算不错。”
邓咸吭哧吭哧跑到时,两人已在门口等候已久。
万宅在靖善坊末端。
五十年间,宅子易主多人,门口的匾额依然写着“万宅”二字。
邓咸边走边与两人解释:“老国公买下万宅后,吩咐下人把匾额摘了。结果摘匾额的几个下人,无故摔倒在地。他不信邪,又找来几个武将。谁知几个武将一碰到匾额,竟被一阵风吹倒,实在匪夷所思……从此,再无人敢提此事。”
宅子不大,胜在曲径通幽。
前院有亭,后院有池。树木苍翠,间缀花草。
纵是冬日,路旁花草,亦一路盛放。
三人寻路走到正房,邓咸站在门口大喊:“孔叔,我来了。”
须臾,一个戴着幞头的干瘦男子从房内走出。
一见邓咸带人进宅子,他上蹿下跳破口大骂:“邓獠子,你擅闯私宅,我要报官抓你!”
邓咸乐呵呵上前,恭敬地递上一封信:“孔叔,裴公派我入宅捉鬼。”
一听秦国公,孔三金顿时没了嚣张的气焰。
邓咸见状,使了一个眼色给罗刹。
那边的罗刹会意,适时上前:“孔叔,不知宅子是从何时开始闹鬼?”
孔三金斜看了他一眼,冷哼一声:“自从搬进来,便不时闹鬼。若非我常行善事,怕是早去了黄泉路投胎。”
说到此处,孔三金看向邓咸:“我的爱女被鬼伤了眼睛,成了瞎子。这治伤的钱,裴公如何说?”
邓咸点头哈腰,极尽谄媚,但出口之语,却字字诛心:“裴公托我带话,‘孔家那个田舍奴什么德行,老夫耳聪目明,无需他三番五次闹到我跟前,惹我烦心’。”
朱砂直截了当开口:“频繁闹鬼的地方在宅子何处?快带我们去。若搅了裴公的大生意,他多的是法子从你身上捞回这笔钱。”
纵有太多怨气与不甘,秦国公的手段,逼得孔三金只能配合三人捉鬼。
据孔三金说,万宅频繁闹鬼的地方有三处。
第一处是前厅,常有飞椅飞碗飞纸。
第二处是孔三金之女孔绡的闺房。
上月,孔绡在房中好好走着路,突然摔倒,醒后便成了瞎子。
第三处是孔三金的身上:“我夜里睡觉,老觉得有人压着我。前日,我一觉醒来,发觉头顶的头发全没了……”
唯恐三人疑心他说谎,孔三金当场摘下幞头,露出光秃秃的头顶。
朱砂与罗刹走近细瞧。
与贡院中那四人的鬼剃头不同,孔三金的头顶处,不见任何刀刮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