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2 / 2)

围观的乡民中,有人壮着胆子上前探鼻息,片刻惊愕大叫:“死人了……”

李隽认出眼前横尸之人正是王桓之,当即命亲信策马回城,急禀王太师速来青月镇收殓其子尸首。

不曾想,就在他转身的一瞬,人群中出现两个道士。

其中一人自号太平真人,言王桓之天命未绝,尚有生机。

说罢,太平真人从另一个年轻的道士手中接过葫芦,并倒出一粒药丸塞进王桓之口中。

时隔半月说起此事,李隽依旧不可置信道:“儿臣与乡民们足足等了半个时辰,从木,居然真的活过来了……”

活过来的王桓之能动能言,甚至一眼认出李隽。

之后,王桓之跪谢太平真人的救命之恩,一时传为佳话。

罗刹暗自嘀咕,他分明记得就在几日前,从某人口中听到过“太平真人”这四字。

须臾,他凑到朱砂耳边道:“我记起来了。前日我听钱老板说,城外有一教派名太平道,教主便是太平真人。”

太平道与太一道仅差一字。

两道所行之事,却有着天壤之别。

太一道行捉鬼事,太平道主张和为贵,一切由天定。

此道据传来自吐蕃,现下已有不少长安百姓加入太平道,成为教众。

罗刹:“钱老板说,太平道每逢初一十五,便会分钱帛给教众。”

朱砂:“事出反常必有妖,我瞧这太平道不像是正道。”

两人闲谈间,宫宴已近尾声。

神凤帝先行离开,崔郡王紧随其后。

十一郎徐步上前:“二位道长请随我至偏殿安寝。”

两人随他出殿,半道遇上颍阳县主一行人。

朱砂特意放慢脚步,饶有兴趣地打量颍阳县主身后的几个面首:“怪不得垄金最得宠,这一个个尽是些歪瓜裂枣。”

这话被走至最后的垄金听到,眼尾上挑撂下一句:“哼,算你有眼光。”

一颦一笑,活生生一个尾巴翘上天的狸奴。

“……”

偏殿偏远,三人堪堪走了一炷香才到。

殿中宫婢仅四人,房中陈设倒是一应俱全。

一入殿,朱砂便打发走四位宫婢。

等沐浴完,她四仰八叉躺在架子床上叹气:“宫里属实无聊至极。”

罗刹和衣随她躺下:“朱砂,为何齐王、赵王与贵主的亲生父亲不在宫中?”

朱砂懒洋洋伸了个懒腰,顺势翻过身,伏在他胸膛上:“原因嘛,简单,为了堵言官的嘴。圣人登基之初,言官们受崔家指使纷纷上疏。说什么女子为帝,颠倒乾坤,若是再广纳男子入宫,则社稷危。”

崔家这一手如意算盘,不过是想神凤帝的所有子女全部出自清河崔氏。

朱砂:“可惜,崔家以社稷安危逼迫圣人退让,却管不住那些想成为太子之父的男子。”

罗刹抿唇忍笑,脑海中悄然浮现出男子们笨拙地搔首弄姿,争先恐后对着神凤帝谄媚讨好的荒唐画面。

朱砂散开他束发的幞头,认真落下一吻,巧笑嫣然:“二郎,若我做了天师,定会有成群结队的男子巴结我。你届时可得努力些,别仗着我喜欢你,便高枕而卧。”

罗刹白眼一翻,没好气道:“行,我到时每日变着花样向你邀宠,如何?今日装书生,明日剃发扮和尚,保管你夜夜做新妇。”

身下男子声嘶力竭,带动胸腔震动。

朱砂捶床大笑:“二郎,你活像一个狐媚子鬼。”

“世上没有狐媚子鬼。”

“但有一个爱吃醋的狐媚子男鬼。”

罗刹委屈巴巴:“想做太子之父的男子多不胜数,为何这三子一女的生父,皆出自世家大族?”

朱砂轻点他的鼻头:“二郎,儿女有时也是搅动朝堂的棋子。”

罗刹一知半解,又懒得细问下去。

万籁俱寂,廊下灯笼的光影半明半暗,他盯着朱砂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十九旺你,二十克你。若你真做了天师,也不许变心。”

朱砂侧耳听着他的心跳,笑着点头。

“对了,我一直想问,垄金为何能大摇大摆出入宫廷?”

“他除了有点姿色,一无是处,太一道懒得搭理他。”

第100章 神通鬼(二)

◎“你划你的,我亲我的,两不耽误。”◎

三月初,乍暖还寒。

早起穿衣时,罗刹特意从包袱中,翻出一件忍冬纹样的锦缎披袄为朱砂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