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2 / 2)
可眼前人只如从前的无数次一般,牵起她的手。
是我们的时代。
她曾与她并肩立高台,今日如是,往后千秋万岁亦如是。
元昌二年三月初三,玄闵宗玄昭禅位于宁王叶晨晚。
大玄享国祚二百七十年有六,自高祖玄靳灭三国,统中原,后经高宗励精图治,又有僖宗三王之乱,幸有仁宗临危受命,中兴国祚,然仁宗后继无人,江河日下,历世十之有四,终于此寿终正寝。
这背后多少兴衰荣辱,爱恨情仇,都随着它的灭亡封尘入土,只等后世史家评说。
叶晨晚登基,改国号为景,改元长安。
属于她的时代已经开始。
卷四《凤栖梧》,完。
【作者有话说】
终于写到这一章了,太不容易了
文中多数文绉绉的用词都是摘改自汉献帝禅位诏与晋恭帝禅位诏,请原谅本人有限的文辞,不过晋恭帝那篇诏书确实写得挺不错的。
嗯,叶晨晚今天才走到这一步,也太不容易了。
第四卷正文这章结束,然后下一章是叶晨晚的个人番外。
再后面第五卷应该就是终章了,感谢看到这里的你们,能陪我的两个女主走过这么远的路。
200叶晨晚番外江南可采莲
◎我或许成全不了自己,但可以成全你。◎
虽然知晓接手玄朝这个烂摊子后自有一堆麻烦事等着我,但真的忙起来时,还是有几分焦头烂额的感觉。
内官监的宫人觐见之时,我还在批阅奏折,以至于对方不得不小心地提醒我,陛下,凤印与后宫妃嫔的印玺都打造完成,还请您过目。
我这才想起此事。
自登基后,前朝后宫的嫔妃也被尽数遣散,有自愿去寺中修行,又或有请旨归家的,我都一一应允。唯有玄若清的皇后楚媛每日疯疯癫癫地辱骂祭司,我本想派人哑了她的喉咙寻个清净,但谁知她在知晓新皇登基的消息后,竟是一条白绫去了。
阿拂对此并无什么感想,来路光明当往前看,她已不愿为这些陈年旧事多费情绪。我也懒得再计较她的不敬之举,命人以太后的礼制匆匆下葬了。
前朝后宫被尽数遣散,我亦未有婚配,是以后宫空空,关于后宫器物印玺的打造也被一拖再拖,直到登基两月有余后,内官监才打造完毕。
拿来朕看看吧。
我示意宫人呈上凤印,仔细把玩着这枚印玺。和田羊脂白玉雕刻,玉质莹润无瑕,触感冰凉,玺钮雕工栩栩如生,雕琢出百鸟朝凤的纹样,正衬印玺线槽内的朱砂。
内官监对此事还算上心,这枚印玺雕工精致,并不输帝王所用的玉玺。
只是不知为何,我看着这印玺上百鸟朝凤的纹样,总觉下方百鸟似监牢,上方的凰鸟也不似能展翅高飞的模样。
宫人见我迟迟不语,以为我是有什么不满,小心问道,陛下,可是这印玺有何处做的不好?
并非。我只摇头,继续把玩着这枚印玺。
我只是在想这枚印玺该归于谁手此事在我心中自然无第二人选,只是她似乎也并不会对此物有什么兴趣。但将这枚凤印交到她手上,自然又会让百官叽叽喳喳地吵闹起来。
我已给过祭司无限的尊荣,滔天的权势,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些东西也不过是我的一封诏书,算不得什么珍贵之物,却会将她推到风口浪尖的位置。
帝王之爱,确让人两难。
况且我知晓,她既不缺金银,也不缺权势,她真正失去的东西我给不了,不过只能拿这些俗物徒劳地弥补一二。
她真的需要此物么?
我一时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直到又有宫人向我禀报,说汝南王妃有事觐见。
玄昭禅位后,被封为汝南王。他天资庸碌,又无野心,当傀儡的那段时间还算识相。现在朝廷中还有许多玄朝旧臣,是以我也不想将事情做绝,遂封了个并无实权的王爵,以堵悠悠之口。
刚登基后的政务总是格外繁忙,以至于当宫人禀报时,我的第一想法是先推拒。毕竟桌案上的折子还未批完,还有批未见的大臣等候,而汝南王妃并不参与政事,她的事未必有这些奏折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