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2 / 2)
马背上的民族与整座铁城墙格格不入,他们爱唱爱笑、侃天侃地、热情而生机盎然,似能除
', '')('<!--<center>AD4</center>-->却冷灰坚硬的质地,袒露一颗热情柔软的心脏。
在这般希冀与轻快中,三匹马跨越山坡平原,抵达相距不远的巴图镇。
毡房分布在广阔平原上,中间夹一条蜿蜒河流,窸窸窣窣朝西涌去。牧民驱策家畜回栏,摆摊的抖开尼龙布往草上一铺,瓶瓶罐罐依次摆放,便扯着嗓子吆喝起来。
他们栓了马,在流动集市见到才希雅勒。少妇正挽着竹篮挑选蔬果,色彩斑斓的头巾显眼得紧。
“怎么来了?”她将两三个黄澄澄的果子放入篮中,转头问。
乌恩齐:“就要完工了,带小伙子们散散心。”
才希雅勒露出恍然的神色,眉目间也带了丝释然:“莫日根会喜欢的,兴许过几天就回来了呢。你也别担心太多,那家伙命硬得很,肯定没事。”
他们说着话,才希雅勒打手势让二人自行去逛。夏油拽着五条走了,沿青草茂茂的小路往镇上行去,脚下是松软湿润的泥土,隐约可见泛白草根,像是刚被羊啃过般层次不齐。他们走得不慢,裤腿很快溅了好几个泥点,鼻腔涌入新鲜润泽的空气。
“你喜欢这里。”五条肯定地说。他在围栏边停下脚步,单手把墨镜撩到头顶,眼睛在太阳底下熠熠发光。
夏油看着他,牵起嘴角:“对。你不觉得这种生活很舒心吗?游牧是苦了点,至少天天都能畅快地活,不用顾忌他人目光。”
路旁有小贩在叫卖,夏油看了一眼,被其中某样东西吸引目光。他弯腰与商贩交谈,以十枚铜币买下了这样东西,转手递给五条。
那是枚翎羽加工成的耳坠,纤长洁白,仅末端一点灰。小贩称其为“雄鹰最通透的羽尖”,据传拥有保佑佩戴者的神力。
五条用两根手指捻起,左右晃了晃,表示不屑一顾:“你信?”话是这样说,他已动作飞快地将顶针穿过耳洞,翎羽悬在右耳下方。这枚耳洞颇有来头——从大空洞返回的第一个春天,五条硬拉着夏油去店里一人穿了一个,尽管前者从未佩戴饰物,只在伤口快愈合时随意穿个塑料钉子。
随着动作,耳饰轻轻晃动,柔软的绒羽扫过肌肤。那抹亮白淡灰衬在少年修长的脖颈与下颌间,无端多出些许柔和与安宁。
背朝群峦,太阳投下绚丽夺目的光晕,大草原美得一塌糊涂。在那交相辉映的绝景中,夏油目视五条,心中想起小贩热情的推销词。
“这羽毛有大巫加护,能保佑主人一生平安喜乐哩!”
他走到五条身边,轻轻牵起那只手,自嘲道:“你说呢?这种东西无非图个心安,真信了才是傻子。”
第三十六章Chapter36
从巴图镇返回,他们继续沉浸在弓箭的修改作业中,反反复复调整了多一周才满意。乌恩齐是个好相与的主,没多久就定了成稿,支付定金并请他们代笔写信。
“大老爷们不识几个字。”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才希又是个娘们,有些东西不好叫她知道,只能拜托二位了。”
夏油并无异议,表示乐意效劳。乌恩齐喜出望外地拿来纸笔,清清嗓子,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他们在毡房里忙活,兴致缺缺的五条就靠墙站着,时不时打个哈欠,也不知听没听。
乌恩齐确实是个粗人——口述的信息常常词不达意,转几圈都在说同一个东西。夏油适当修了修部分措辞,尽可能原封不
', '')